當前位置:遊戲中心平台 - 網路行銷 - 如何提高我市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

如何提高我市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

第三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以其獨特的服務功能促進了第壹、二產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在經濟體制轉軌和工業化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提升第三產業發展水平,不僅具有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提供廣闊的就業機會、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提高服務社會化和專業化水平的普遍意義,而且對於促進市場經濟發展、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和整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的長遠意義。

壹、我市第三產業的發展現狀

“十二五”以來,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壹系列加快我市第三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去年,我市出臺了《嶽陽市流通產業中期發展規劃》(2014-2020),明確了我市總體產業布局,即“壹個中心”——城陵磯國際航運流通中心;“兩圈”——粵、臨、榕都市商圈和米、湘、英都市商圈;“三帶”——沿江航運流通帶、東西陸路交通流通帶、南北陸路交通流通帶。加大力度,我市第三產業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第三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內在質量顯著提高,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和吸納勞動就業的主體。

整體水平不斷提高,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到2014年,我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將達到937.07億元,是“十壹五”的兩倍,年均增長12%。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比重為10.9:54:35.1,其中第二產業比重下降了1.1個百分點,而第三產業比重上升了1.1個百分點。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日益顯現。

成為吸納社會勞動力的重要渠道。2014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占全部從業人員的29.7%,比“十壹五”時期提高了6.6個百分點。“十二五”期間,我市社會從業人員增加23.4萬人,其中第壹產業從業人員五年減少654.38+00.7萬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分別增加2.5人和654.38+065.438+06萬人。也就是說,第三產業不僅吸收了新增的社會從業人員,還吸收了大量從第壹產業轉移過來的勞動力。

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明顯增強。“十二五”期間,隨著產業結構升級,三次產業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發生了較大變化。第壹產業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下降,而第二、第三產業的促進作用逐漸增強,我市國民經濟向高效率、低消耗、高質量的更高水平邁進。按可比價格計算,2010年第三產業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31.3%,比2005年提高2.7個百分點。“十二五”期間,在12.3%的GDP年均增速中,第三產業拉動了4個百分點,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為主體促進經濟增長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形成了新的消費熱點,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十壹五”以來,旅遊、房地產等消費熱點逐漸形成,成為對服務業拉動作用明顯的行業。2014年,全市接待海內外遊客13110600人次,同比增長13%,旅遊總收入突破300億元,同比增長19.9%。旅遊已成為假日經濟的主要消費熱點。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11%,銷售額增長23.7%,房產稅貢獻增長23.1%。

第二,發展中的問題

雖然近年來我市第三產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與我市經濟發展階段和人均收入相比,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仍存在總量不足、比重偏低、服務領域狹窄等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三產業整體水平不高,比重較低。縱向對比,我市第三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占GDP比重逐年上升。就發展趨勢而言,產業結構的變化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壹般規律;但橫向比較仍有較大差距,總量不足、比重偏低的問題十分明顯。從總量上看,2014年,我市GDP在全省同級城市中排名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僅排名第八,第三產業發展水平相對落後。從比重來看,2014年我市第三產業比重為35.1%,明顯低於發達國家90年代初60%的水平和國內先進城市45%的平均水平。第三產業比重低還體現在從業人員比重上。2014年,我市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占比僅為29.7%。

第三產業內部各行業發展不平衡。商業、餐飲等傳統行業比重較高,但後勁較弱;信息和社會服務等新興產業起步晚,基礎薄弱,規模小;為農村、農業、農民生產生活服務的第三產業發展緩慢,不能滿足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這種不合理的產業結構造成了第三產業發展的不平衡,不適應發展市場經濟的要求,成為制約我市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小,城市化水平不高,服務業發展空間狹窄。城市化是第三產業發展的需求基礎,第三產業的規模和結構取決於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的規模結構。改革開放後,雖然我市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成效顯著,但仍處於較低水平。城鎮化滯後於工業化,農業人口比重仍然較高。2014年,我市農業人口比例為62.3%。農村人口相對較多,城鎮化水平較低,使我市服務業發展空間狹窄,客觀上制約了我市第三產業總量的提高。

市場化程度低,工業化進程緩慢,國際化水平低。第三產業部分領域具有公益性、自然壟斷性、關系保障性等產業特征,影響了第三產業部分政策的制定和改革開放措施的實施,使得第三產業整體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程度較低,缺乏快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三、發展思路和具體措施

“十二五”期間,我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將進入壹個新的重要歷史時期。第壹、二產業整體處於結構調整、優化升級階段,主要工農業產品相對過剩,僅靠數量擴張經濟增長空間不大。與第壹、第二產業相比,第三產業具有巨大的潛在需求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促進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第三產業的發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新形勢和新機遇:

首先,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制的不斷完善,許多與第三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改革難點問題將取得重大突破,直接為第三產業發展培育更多增長點;

其次,入世後,15的國內保護期將於今年7月結束,開放度相對較低的第三產業將成為外資巨大的潛在市場。外資的進入壹方面會加劇這些領域的競爭,另壹方面會促進第三產業整體水平的提高,有利於優化第三產業結構,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增加知識含量,增強國際競爭力。經濟、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進壹步增加,也將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機會;

第三,結構調整將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巨大的空間,第壹產業將逐步進入市場,這將極大地促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發展。第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將增加對金融、證券、研發、中介咨詢、市場營銷、網絡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的需求;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轉變和消費結構的升級,教育、旅遊、文化、體育、醫療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將推動服務消費比重上升;

第四,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管理社會化程度的提高,特別是我市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任務,將促進城市內部專業化分工的進壹步細化,從而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廣闊的需求空間。

“十三五”時期,第三產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更加嚴峻的挑戰。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提高發展水平,是第三產業的基本任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第三產業工作要轉變觀念、轉變職能、轉變作風,需要有新思路、新方法和高素質人才。結合我市第三產業發展特點,我們認為,提升我市第三產業發展水平的總體思路是:在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圍繞“把嶽陽打造成湖南經濟新的增長極”的目標任務,按照擴大總量、優化結構、拓寬領域、提高水平的要求, 我們要抓住我國全面深化經濟改革的有利時機,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工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為方向。 加大對第三產業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完善商品市場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對傳統服務業進行重組改造,逐步形成服務完善、功能齊全、具有嶽陽特色的第三產業發展體系,以適應未來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可以采取如下具體措施:

1.在確保優勢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加快新興產業追趕步伐,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抓住擴大內需的機遇,制定優惠政策,大力發展旅遊、批發零售貿易餐飲、交通運輸、金融保險、房地產等帶動作用明顯的重點行業,促進全市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擴大第三產業總體規模。在此基礎上,積極拓展服務領域,支持和壯大信息服務、社區服務、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產業關聯度高、滲透力強的現代服務業,逐步實現工業化,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促進第三產業全面發展。

2.擴大開放,適應多元化供給市場。抓住我國全面深化經濟改革的有利時機,按照國際標準加大改革力度,積極推進第三產業國際化,努力與國際標準接軌,提高第三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和整體服務水平;堅持市場多元化戰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實施鼓勵出口的政策措施,實施走出去戰略。同時,加大對內開放力度,立足滿足本地需求,延伸服務半徑,加強對外輻射。

3.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增加第三產業投資。要拓寬融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資為引導、企業投資為主體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按照市場經濟的運行方式,吸引社會投資和境外投資。市政府、各市、區政府應安排壹定數量的財政預算資金,通過貼息、補貼等方式,支持第三產業發展中的全局性、先導性項目。增加直接融資,優先支持符合產業政策和發債條件的三產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動員全社會力量,多渠道吸引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和外資投資第三產業,形成較為完善的第三產業社會化投資體系。

4.推進城市化進程,改善城市規模結構。有計劃地擴大小城鎮規模,合理引導城市工業企業向小城鎮轉移;加快戶籍管理制度改革,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增加對農產品和制成品的消費需求,拉動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促進我市城鎮化水平提高,拓寬第三產業發展空間和領域。通過中心城市品質的提升、結構的轉型、輔助城市和小城鎮的擴張和功能的完善,提高城市的集聚效應和輻射能力。

5.加大第三產業企業改革力度。加快企業改革步伐,打破地區、部門和所有制界限,鼓勵民營企業參與企業間的重組、兼並和收購,實現產權多元化,形成服務業內部多元化投資、規模化經營的新格局。面對入世後的激烈競爭,我們要加快商業、旅遊、交通等重要行業的改革,理順行業管理體制,形成整體發展的合力。

6.積極培育第三產業名牌企業。充分利用我市已形成的知名工業企業集團的品牌優勢,通過產業滲透、產業整合、資產重組、資本擴張等多種方式,引導工業名牌向第三產業輻射和滲透,充分發揮現有工業名牌企業集團的現代管理優勢和無形資產效應,帶動服務品牌企業和品牌產品的形成。在旅遊、口岸貿易、商務餐飲、社區服務等窗口行業樹立品牌意識。,亮化城市形象,在全省乃至全國培育和形成我市知名的服務品牌。

7、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大力推進“退二進三”。優化結構調整是我市“十二五”期間的壹項重要經濟任務。要推動我市三次產業由目前的2-3-1向3-2-1演進,切實實施城區“退二進三”戰略。支持城區工業利用級差地租,開展土地置換,搬遷至郊區或五市,利用原有土地發展服務業,鼓勵城區工業企業利用現有資金、設備、場地興辦服務業。

8、加強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提高第三產業的整體發展和管理水平。針對各行業特點和第三產業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大力開設各種相關的崗位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采取專業培訓和定期培訓相結合的方法,造就壹支職業道德好、業務素質高的服務行業中初級專業人才隊伍。引進和培養壹批金融、房地產、信息、社區服務、旅遊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以國內外高薪,提供降低專業人員收入、免收城市增容費等積極優惠政策,吸引人才落戶青島,獎勵為第三產業做出突出貢獻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通過發展高級人才評價推薦機構,促進高級人才合理流動,為第三產業人才的培養、使用、儲存和凝聚創造良好環境。

9、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第三產業的科技含量。按照“用高新技術嫁接改造服務業”的總體要求,把加快服務業與高新技術的結合作為我市產業結構升級的重點,依托優勢企業,加大各項技術創新力度,選擇和扶持壹批重點項目和產品,加大技術、人才和資金投入,不斷提高第三產業的科技含量。 積極完善技術市場的建設和配置,促進科技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在第三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10,加快法制、規劃建設,營造健康有序的外部環境。加快制定和完善規範第三產業市場主體和市場行為、維護市場秩序的地方性法規,對第三產業的行業標準、服務範圍、價格收費、監督管理、爭議仲裁等作出明確合理的規定,為第三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環境。第三產業的發展應嚴格遵循城市總體規劃和產業規劃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發展重點。

  • 上一篇:如何細分市場?
  • 下一篇:潘潘木門質量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遊戲中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