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遊戲中心平台 - 網路行銷 - 求人民幣匯率對中國外貿影響的開題報告。

求人民幣匯率對中國外貿影響的開題報告。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當前,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面臨著嚴峻的升值壓力,人民幣升值必然會對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產生壹定的影響。本文在了解人民幣升值背景、原因和過程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積極和消極影響,進而探討人民幣升值的對策和措施,以促進我國對外貿易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對外貿易;貿易結構

壹、人民幣升值概況

(壹)人民幣升值的背景和原因

自2003年以來,中國經濟連續五年保持10%以上的高增長,這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見的。特別是隨著中國巨額貿易順差的不斷擴大和外匯儲備的不斷增長,中國受到了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強烈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巨大壓力。

可以說,人民幣匯率從1994開始,已經有近10年沒有調整過了,而中國的經濟和國力在這10年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壹些權威的國際機構和貿易夥伴壹直認為人民幣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同時,根據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外匯順差過大本身就說明外幣定價過高,本幣定價過低,本幣面臨升值壓力。

自2001以來,包括東南亞國家貨幣在內的全球各主要貨幣對美元均大幅升值。只有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沒有調整,即人民幣對其他貨幣實際上跟隨美元貶值。對美國來說,美元貶值不僅可以減輕其外債負擔,還可以在美元每大幅貶值壹次的時候減少1/3的債務,刺激其產品出口,轉嫁其各種經濟危機,成為其剝削其他國家的主要形式。然而,中國的“釘住美元匯率”政策未能充分發揮美元貶值的積極作用,只是“大大增強了中國企業的出口競爭力,刺激了中國產品的出口”。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統計數據,2006年中美貿易順差達到6543.8+0442.6億美元,2007年達到6543.8+0633.2億美元。中美之間的巨額貿易順差屢創新高,這讓美國這個世界頭號強國深深感受到了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巨大壓力。於是,美國以中國工人搶了美國工人的飯碗,巨額貿易順差給他們造成損失為由“勒索”中國,企圖讓人民幣升值。事實上,美國外貿逆差大幅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復雜的,不是中國自身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比如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優勢、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推動、跨國公司對中國市場的覬覦,還有美國產業結構調整、外國直接投資擴大、個人消費支出增長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比如美國公司在中國開廠,然後出口成品到美國。表面上看美國吃虧了,實際上真正獲利最多的還是美國公司。不難看出,人民幣匯率之爭的根本目的是美國希望通過人民幣升值阻止中國商品大規模進入美國。

我們知道,人民幣匯率問題不僅是壹個簡單的經濟問題,也是壹個復雜的國際政治問題。壹些西方國家甚至附和美國頻繁呼籲人民幣升值。當然,他們的目的不同,有的是出於嫉妒,有的是為了轉移國內對當局的指責,有的是為了爭取國內制造業的選票。他們認為人民幣匯率過低,建議將人民幣匯率定在1美元兌4.2元人民幣左右的水平。中國外匯儲備過高。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進口壹直沒有激增。相反,貿易順差大幅增加。中國大量出口廉價商品被指責造成世界通貨緊縮,中國應該讓人民幣升值,在世界經濟中承擔相應的責任。

近年來,關於“亞元”問題的討論越來越熱,誰能成為未來亞元的主導者,成為壹個越來越敏感的話題。由於日本經濟十年不景氣,日元成為亞洲主導貨幣的可能性越來越小。由於經濟快速增長,中國逐漸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和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幣的價值日益明顯,中國周邊國家開始形成“人民幣區”,這引起了日本的焦慮。在2002年日本對華50億美元順差的背景下,日本財務大臣鹽川正十郎提出動議,要求七國集團通過“類似於1985對日元廣場協議的文件”來迫使人民幣升值,將全球打壓人民幣升值的聲音推向頂峰,目的是通過人民幣升值挫敗人民幣對日元的挑戰,確保日元未來的主導地位。

為保證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快速發展,緩解中國日益增加的對外經濟摩擦,營造和諧的國際政治環境,中國對人民幣匯率制度進行了改革,人民幣升值步伐逐漸加快。

(二)人民幣升值過程

2005年7月21日,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為了給中國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中國政府最終做出了人民幣升值的決定。從8.27到8.28,美元1先後突破8.2、8.1、8.0,2005年升值幅度達到3%。

2006年,人民幣壹路“闊步前進”。2006年6月4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從8.0702起步,人民幣匯率經歷了從緩慢上行到快速運行,再到“加速運行”的過程。按照2月29日匯率中間價7.8087 65438計算,今年人民幣升值2615個基點。2006年6月5438+10月4日的報價和去年最後壹個交易日壹模壹樣。從這壹天起,國際主流交易機制詢價交易引入中國,揭示了外匯交易方式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重大改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也被賦予了更加市場化的形成模式。今年人民幣匯率註定會以更加靈活的方式運行。2006年5月15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首次突破1美元兌8元人民幣。之後的兩個月,人民幣匯率始終圍繞這壹重要關口波動。7月20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再次“破8”,壹路走低,告別這壹關鍵位置。8月30日破7.96,9月28日破7.90,10月30日人民幣匯率破7.88。隨後壹個月,人民幣匯率在10月29日突破7.87、7.86、7.85、165438+7.84,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在2月4日突破7.83,65438,創改革以來新高。12 14,首屆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當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首次突破7.82關口。次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再創新高,報7.8185。從當天的數據來看,匯改後人民幣已經升值超過3.72%。65438+2月29日,人民幣匯率創匯改以來新高,首次突破7.81關口,達到7.8074。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2006年人民幣月平均匯率已經從5438年6月的8.0688升值到5438年6月+065438+10月的7.8652。自2006年第二季度以來,美國經濟引擎明顯減速,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增強,導致國際匯市美元全面走軟,從而引發人民幣匯率持續上漲。另壹方面,6月份中國外匯儲備超過1萬億美元,而前10個月累計貿易順差已經達到1336億美元,這些都成為人民幣升值的重要推動因素。

2007年初,市場的壹致預期是年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升值5%左右。實際上,截至2月20日65438,人民幣升值幅度已經達到6.01%。從10月4日年初第壹個交易日的中間價65438+7.8073,到上半年最後壹個交易日的7.6155,半年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已經升值2.46%。7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7.61關口,次日突破7.6整數關口。165438+10月22日至27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連續四個交易日創出匯改以來的新高。65438+2月11至13受美聯儲降息和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突破7.38、7.37、7.36,升值速度明顯加快。經濟專家認為,2007年人民幣持續升值的主要動力來自不斷增加的貿易順差和外商投資的強勁增長勢頭。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速度進壹步加快。中國人民銀行授權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8年4月10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首次“破7”,達到6.9920人民幣對1美元。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創新高。以2005年匯改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8.27651計算,現在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超過18%。也就是說,同樣的65438美元+0的兌換,現在可以節省65438元+0.2845元人民幣。

未來的走勢會如何,誰也說不準,但有壹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壹段時間內人民幣還有升值空間。

二,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壹)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對外貿易的積極影響

1.有利於降低進口成本。

人民幣升值,國外能源、原材料、生產資料價格相對便宜,降低了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許多重要戰略物資的采購成本,增強了購買力。在中國,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主要有石油、天然氣、航空、電力設備等。人民幣升值會降低大宗交易的進口成本,從而增強相關行業部門的盈利能力,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長期以來,我國奉行“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加工貿易總額超過壹般貿易額,加工貿易順差成為我國外貿順差最重要的來源。加工貿易中,進口成本占產品轉口成本的比重壹般在50%-100%之間,短期內對進口商品價格比較敏感。如果人民幣升值,進口商品的本幣價格會降低,從而導致加工貿易生產成本降低,加工貿易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也會降低。所以這部分依賴進口原材料的轉口貨物還是有壹定的國際競爭力的。可見,人民幣升值會促進進口增加,進口帶動出口,關聯性加強。

2.有利於促進貿易結構的優化升級。

長期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實行“重出口、輕進口”的出口導向戰略。這壹戰略的實施對中國的經濟增長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同時也產生了對出口的過度依賴,不僅使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就業面臨潛在的風險,而且產生了企業對廉價勞動力的過度依賴進行價格優勢出口,單邊貿易順差引起了其他國家頻繁的反傾銷訴訟。勞動密集型出口行業成本低、市場準入低,導致投資供給過剩,企業間低價惡性競爭;以及出口貿易和就業易受國際經濟形勢波動影響等壹系列問題和矛盾,這些問題和矛盾是由於只關註價格而忽視國際市場需求造成的。可見這種長期依賴出口單壹增長的外貿結構是非常不合理的。人民幣升值必然導致壹定程度的出口減少和進口增加,可以改變我國進出口貿易結構失衡的局面。

在我國,外貿增長方式主要依靠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而真正體現技術水平和要素含量的高科技設備、中間投入品等生產要素必須從國外進口,經濟效益低下。人民幣升值將促使出口企業更多依靠技術進步,提高附加值,而不是靠低價競爭占領市場。人民幣升值會讓壹些只靠低成本競爭、低技術含量、高汙染、高能耗的企業被擠出市場。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升值有助於我國外貿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優質高效集約型轉變,帶來出口結構的改善,符合我國產業結構轉型的發展方向。同時,人民幣升值會引起行業更加激烈的競爭,促使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提高國際競爭力。可見,人民幣升值對促進我國外貿結構優化升級、激發國內企業自主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有利於緩解貿易摩擦。

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外貿順差創歷史新高,達到2622億美元,比2006年的1774.7億美元增長47.7%,位居世界第壹。中國對外貿易總額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達到21.738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23.5%。其中,出口12 18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5.7%;進口955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8%。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自2001年底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對外貿易連續6年增長20%以上,2007年外貿總值比2001年增長4.26倍。然而,中國外貿順差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貿易總值的增長速度,2007年的貿易順差比2006年增長了11.6倍。外貿順差的過快增長加劇了中國與歐盟、美國等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摩擦。2007年,歐盟曾多次表示希望中國加快人民幣升值,以減少中歐之間的貿易順差。2007年,美國國會提出了50多項對華貿易保護法案。盡管這些法案大多因美國政府的反對而未能成為法律,但仍增加了兩國貿易關系的緊張程度。

人民幣升值可以增加中國的進口總額,有利於降低貿易順差的價值。通過人民幣升值,適當提高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有助於減少其他國家對中國產品的低價傾銷訴訟。低價競爭和出口受到限制。減緩出口,增加進口,有助於削弱中國貿易順差擴大的勢頭,減少壹些貿易夥伴對中國進行保護主義貿易攻擊的借口。人民幣適當升值有助於緩和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減少經貿糾紛,促進中國經貿和諧發展,創造和維護更加穩定的貿易環境。

4.有利於改善貿易條件

在國際經濟學中,貿易條件=出口價格指數/進口價格指數,貿易條件的改善意味著可以出口等量的商品,換取更多的進口商品。雖然中國每年的貿易順差很大,但由於出口商品價格下跌,貿易條件持續惡化,需要出口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來換取少量的國外高科技產品或稀缺資源。人民幣升值後,出口產品的價格會相對提高,可以用較少的出口產品換取我國需要的各種產品。增加出口利潤可以改善中國目前的貿易條件。同時,人民幣升值也會降低進口產品的價格,尤其是原材料和高科技設備的價格。企業將加快技術引進,提高生產效率,實現產品的動態比較和升級。同時,由於大部分進口產品用於再出口,隨著企業生產率的提高,出口產品質量提高,有助於中國企業從產品產業鏈的低端向高端延伸,改善貿易條件。

5.有利於中國企業“走出去”。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成本相對降低,這使他們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在國外投資辦廠,從事跨國經營。根據投資地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全球資源,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實現規模經濟,建立全球產銷網絡。因此,人民幣升值有利於那些有實力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實現全球化發展戰略,在中國打造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

(二)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對外貿易的負面影響

1.削弱中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於中國外貿出口的增長。

人民幣升值會提高中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直接削弱中國出口的價格競爭優勢。人民幣升值後,出口企業為了保持壹定的利潤,必須提高商品在國外市場的銷售價格,這樣做的後果必然削弱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於出口的不斷擴大和在國際市場份額的提高;特別是中國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商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壹旦國外市場出口商品價格提高,這些低端產品的低價優勢就會喪失,很容易被壹些東南亞國家取代,從而影響出口規模的擴大。但是,如果出口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不變,必然會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出口利潤的減少會嚴重打擊國內出口企業的積極性,導致出口數量減少,對我國外貿出口產生壹定程度的影響。然而,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出口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它還受到壹些其他外部因素的制約,如國內外經濟形勢、出口商品結構和貿易方式。

2.嚴重沖擊技術含量低、價格低的出口產業。

顯然,過度依賴出口貿易、出口價格彈性低、科技含量低的出口行業,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將受到極大沖擊,如果不提前做好準備,甚至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中國的紡織、服裝、家電、化工、電子機械制造等主要外向型行業都屬於這壹類型,其中紡織服裝行業對出口貿易的依存度高達50%,附加值和出口價格彈性很小,因此受人民幣升值影響最大。公開資料顯示,人民幣每升值1%,棉紡織、毛紡織和服裝行業的利潤率將分別下降3.19%、2.27%和6.18%。以服裝行業為例。目前大部分外貿服裝訂單的毛利是0.5元人民幣,也就是1美元出口的產品是0.5元人民幣。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小幅升值2%,意味著每出口1美元的產品,外貿企業的毛利將損失0.15人民幣。可見,加快我國外貿出口結構優化升級意義重大。

3.外國商品進口的增加和競爭的加劇不利於國內企業的發展。

人民幣升值後,進口商品的國內銷售價格會降低,國內消費者可以用同樣的貨幣買到更多的進口商品。這將嚴重影響國內相關生產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尤其是那些在質量、品牌、技術含量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的企業,甚至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短期內不利於國內企業的經濟增長和市場份額,但長期來看,競爭有利於國內企業的快速發展。

4.增加中國國內就業壓力

目前,我國出口商品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產品,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人民幣升值,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減弱,導致能夠吸納大量勞動力的加工出口企業利潤下降。這些企業投資技術或資本密集型產業後,很多素質不高的員工必然面臨失業危機。目前我國新增就業機會大部分主要由出口和外貿企業提供,人民幣升值影響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進而對當前就業環境的改善產生壹定影響。目前在中國,勞動力資源還沒有轉化為人力資源,只有技術工人才有優勢。因此,發展加工貿易,著力提高產業層次和加工深度,增強國內配套能力,依托我國勞動力優勢發展加工貿易,仍將是我國長期的經濟內容。

三。人民幣升值的策略和措施

鑒於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我們應采取相應措施,加強和擴大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發展的積極影響,減輕和減少其消極影響。

(1)逐步推進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人民幣匯率改革前,人民幣匯率低估導致國內外商品價格扭曲,出口價格偏低,進口價格偏高,導致過去很長壹段時間中國出口量保持上升,貿易順差增加,導致連年巨額貿易順差,與貿易夥伴貿易摩擦頻發。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壹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種新的匯率形成機制短期內會對經濟增長和就業產生壹定影響。但總體來說,利大於弊。應積極穩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逐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使人民幣匯率波動更具彈性,匯率波動更能反映市場供求變化。加強本外幣政策協調,充分發揮匯率在平衡國際收支、抵禦國際資本流動沖擊方面的作用,適應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總之,人民幣匯率改革要從中國的經濟需求出發,考慮與貿易夥伴的貿易和雙方的經濟利益,實現雙贏。

(2)積極擴大國內市場需求,減少對外貿和出口的依賴。

過去很長壹段時間,由於人民幣匯率相對低估,中國對外貿易持續巨額順差。很多企業對出口貿易趨之若鶩,導致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大量湧入出口領域,社會資源無法按照市場進行優化配置,從而造成我國經濟內需不足卻過度依賴外貿出口的局面,這對我國經濟的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十分不利。中國有6543.8+0.3億人口,龐大的人口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國內消費市場。要真正實現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調整經濟結構,減少對外貿出口的依賴,盡快實現從“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向“內需導向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轉變,樹立正確、科學的發展觀。同時,政府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各項配套改革,積極培育和擴大國內消費市場,鼓勵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重點扶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3)優化升級我國外貿結構,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長期以來,在我國出口產品中,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的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占據主導地位。由於我國出口企業大多從事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的加工貿易,工人也從事重復性、技能性勞動,利潤空間受到極大限制。隨著人民幣升值,我國勞動力價格低廉的比較優勢難以發揮,出口企業單純依靠國家制定的低勞動力、低匯率政策難以開拓海外市場。為了中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和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我們必須調整外貿結構,通過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來促進中國外貿結構的優化升級。有資料顯示,許多歐美跨國公司已經將技術創新和R&D納入企業發展戰略,擁有自己完整的R&D中心,並投入了大量的R&D基金。然而,在中國,許多企業甚至沒有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的意識。他們所謂的核心技術和設備,基本都是靠國外進口。

可以說,匯率機制改革和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造成了壹定壓力。作為出口企業,應積極調整經營理念和出口戰略,加大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力度,進行產品理念創新、產品功能創新、產品形態創新、產品包裝創新、產品應用創新等。以人民幣升值為契機,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加快產品升級換代,提高出口產品檔次,提升產品品牌內涵和設計能力,打造出口產品品牌優勢,從而樹立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出口產品價格,積極應對人民幣升值,贏得對外貿易主動權。同時,出口企業應重視開發新產品、引進新技術和進口新設備,加快對進口技術的吸收、消化和再創新步伐,減少對光學、醫療、精密儀器設備等高科技新產品的依賴,通過進出口努力調整我國貿易結構,減少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貿易的不利影響。

(四)政府應加強對中國進出口企業的政策引導和支持。

在人民幣升值背景下,中國政府應進壹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抑制外貿順差的過快增長,促進中國產業結構升級。主要體現在適當引導和支持進出口企業的政策上。例如,政府在2007年采取了壹系列調整措施,包括對“兩高壹資”(高能耗、高汙染和資源型)產品征收出口關稅和降低出口退稅,降低進口暫定稅率,取消自動進口許可管理等鼓勵進口的方式;在世貿組織規則允許的範圍內采取壹定的出口補貼,主要包括鼓勵研發的補貼、支持落後地區的補貼和環保項目的補貼;完善出口信用保險制度,如出口信貸、出口信用擔保和出口信用保險等出口公共支持;還可以成立專門機構,為國內出口企業提供各種信息和咨詢服務,包括國際市場情況、市場調查、潛在貿易對象和投資環境等,幫助國內出口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同時,要加強綠色貿易壁壘和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研究和運用,防止國外高汙染、低質量的產品進入中國,沖擊中國同類產品。

  • 上一篇:3月8日海口會展中心招聘會有哪些公司?
  • 下一篇:喜歡的人陷入傳銷怎麽辦?
  • copyright 2024遊戲中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