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遊戲中心平台 - 網路行銷 - 『MATCHBOX』(火柴盒)玩具公司的簡史

『MATCHBOX』(火柴盒)玩具公司的簡史

壹、常規車輪年代(1947-1969)

萊斯利-史密斯(Leslie Smith)和羅德尼-史密斯(Rodney Smith)曾是中學校友,但沒有血緣關系。1940年他們碰巧都服役於當時的英國皇家海軍。他們有著***同的理想就是將來有壹天能夠擁有自己的工廠,並且討論過在二戰結束後相互合作的事。終於在1947年6月19日,他們組成了壹個合夥制的企業——“萊斯尼產品”(Lesney Products)。這個名字來源於創始人的名字組合, LES取自萊斯利的前三個字母,NEY則取自羅德尼的後三個字母,而“產品”壹詞也很恰當,因為當時他們還沒想好他們到底將會做什麽。萊斯利-史密斯還受雇於J. Raymond Wilson公司,在那裏,他作為海外訂單的確認員已經有些年了。他只在夜裏看管萊斯尼的財務記錄直到“萊斯尼產品”逐步壯大以至於能夠維持他的生計而使他變成全職。此時的羅德尼也在倫敦的壹家名為鑄造和機械工具(Diecast and Machine Tools)的工程公司裏找到了工作。

依靠拼湊的約600英鎊收入,這對年輕人買下了地處倫敦埃德蒙頓(Edmonton),名為“步兵(Rifleman)”的舊客棧以及壹些政府剩余的鑄造機械。此時,他們決定為工業界生產沖壓鑄造產品。

同樣受雇於Diecast and Machine Tools公司的另壹位員工,約翰-W.奧戴爾(John W. Odell)亦稱Jack,加入了萊斯尼公司,並貢獻了自己獨特的鑄造技能。作為工業領域的轉包商,這三人開始生產小型鑄造部件。他們和其他眾多小企業壹起為倫敦的重建作出了貢獻。

英國的將每年壹月壹日的庫存計稅的商業習慣使的當年最後兩個月的部件供應訂單下降。因而,僅有的幾個萊斯尼公司的員工在那兩個月裏變得無所事事,而公司的創始人則設想改換產品以維持生計。其他的壹些小型鑄造廠已經生產出了壹些玩具,這壹點,萊斯尼的員工們也經歷到了。1948年,第壹批此類玩具應運而生,並且僅在倫敦當地的小商店裏有售。到1952年聖誕節之前,萊斯尼為倫敦的沃爾沃斯(Woolworth)商店生產了壹些玩具。

倫敦的玩具分銷商們並不看好這些玩具,紛紛認為它們是些“聖誕節鞭炮般的垃圾”。然而,唯獨孩子們喜歡這些玩具,於是小商店的店主們也想要更多這種玩具。到1953年聖誕節前,萊斯尼的人們認識到自己的玩具有壹定的市場,但還沒有必要為這壹年中短暫的幾個月的商機建立壹套完整的推銷、儲存和市場開發的機制。相反,他們去尋找那些有意銷售萊斯尼玩具的代理商。在倫敦的東首有好幾家戰前就相當完備的代理商,他們和其中的壹家名為“墨克”(Moko)的代理商取得了聯系。

摩西-康斯塔姆(Moses Kohnstam)是壹名早在1900年就從德國紐倫堡來到英格蘭發展玩具業的德國代理商。他致力於為眾多小型玩具制造商提供包裝、儲存、分銷以及財政支持等,借此他能獲得壹筆可觀的銷售折扣。摩西-康斯塔姆的公司就是Moko的前身,而他所銷售的玩具使他的公司更名為Moko。無論銷售的產品是由哪家小企業提供,它們都叫作Moko。

萊斯尼在1948年開始生產金屬鑄造玩具時所生產的第壹件產品是埃夫林-巴德福特(Aveling Bardford)柴油驅動壓路機。到1953年,另外17種玩具加入了萊斯尼的產品行列。這些題材廣泛的玩具折射出的是當時萊斯尼的這壹分支所處的生產不確定性。機械動物,帶輪子的車輛甚至新奇的垂釣用品等曾經嘗試過,然而就象曇花壹現,沒有壹種產品能比帶輪子的車輛來得成功。

在1950至1952年的朝鮮戰爭期間,英國政府禁止在非重要的產品上使用鋅,因而就沒有生產以鋅為原料的金屬鑄造玩具的可能。在這壹時期裏萊斯尼只生產過“巨象(Jumbo-the-Elephant)”的玩具娃娃。

1953年期間,傑克-奧戴爾開始設計更小比例的玩具。率先出爐的便是萊斯尼創始玩具的縮小版本。這些小玩具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並且壹直被以“1-75”系列的名義延續下去。隨著小型系列的逐步成功,原先的大比例玩具在1954年前漸漸淡出市場。

每件萊斯尼早期玩具都用紙板包裝,包裝上印有玩具的圖片、品名,有時還印有分銷商的名字——“Moko”。以壹個收藏家的眼光來看,將玩具的包裝保存完好更有意思。已經有壹些收藏者收集包裝盒了。

1953年,摩西-康斯塔姆的繼承人裏查德-康斯塔姆(Richard Kohnstam)掌管了Moko公司。萊斯尼公司和裏查德-康斯塔姆達成了壹份協議授權Moko包裝和分銷萊斯尼生產的玩具。漸漸地,Moko成為萊斯尼在全球獨家分銷商。這壹年就是萊斯尼生產小型1-75系列玩具的起始年。

1954年,萊斯尼公司生產了18種模型,全部由Moko負責銷售。“火柴盒(Matchbox)”的商標則註冊於1953年,其中Moko擁有50%,並繼續對萊斯尼提供分銷服務和財政支持。此時的羅德尼已經移居澳大利亞並且離開了萊斯尼公司,公司則由萊斯利-史密斯和傑克-奧戴爾掌管。

1958年期間,萊斯利-史密斯覺得自己的玩具產品在亞洲特別是日本會有市場潛力,然而裏查德-康斯塔姆卻不這麽認為。為了擴大市場,萊斯尼公司意識到自己不得不脫離Moko而擁有自己的營銷網絡,因而,必須收買Moko所持有的另外50%股權。1959年,萊斯尼公司達成了收購Moko持有的萊斯尼50%股權的協議,並且首次印制了自己的玩具產品目錄。從那以後查德-康斯塔姆開辦了自己的公司,名為Riko。同年,第二本包括新開發的“古董模型(Models of Yesteryear,即現在熟知的YY系列)”在內的產品目錄應運而生。另外,在1954年,紐約商人弗雷德-布魯諾(Fred Bronner)將萊斯尼的玩具引進美國市場。他在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成為萊斯尼產品在美國的獨家進口商。10年後的1964年,萊斯尼產品(美國)公司(Lesney Products (U.S.A.))作為其英國總部的壹個分支在美國成立。萊斯尼獲得了弗雷德-布魯諾全部的庫存支持,最終使弗雷德-布魯諾逐步成為萊斯尼產品(美國)公司的第壹任總裁。

直到1969年,弗雷德-布魯諾公司(Fred Bronner Corporation)開始成為美國的萊斯尼產品公司。同年,萊斯尼產品公司受到了有史以來最嚴峻的市場競爭,那就是20世紀60年代末,由美泰(Mattel )公司推出的風火輪(Hot Wheels)小車。由於“火柴盒”小車在1969年無法象當時的“風火輪”小車那樣在下降的軌道中飛跑,對於萊斯尼這個微型小車巨人來說是生死悠關的大事。

二、超高速年代(1969-1982)

那是在1969年,萊斯尼公司受到了史無前例的競爭壓力,那就是由美泰公司(Mattel Inc.)推出的使用低摩擦輪軸技術,能在下降的跑道上飛速前進的風火輪(Hot Wheels)小車。萊斯尼公司奮力拼爭,隨即為自己的小車開發出了無摩擦軸承,並於1969年的第二版袖珍產品目錄中首次推出了“超高速(Superfast)”系列產品。在隨後的1970至1971年間,萊斯尼公司將自己所有的迷妳模型系列全部換成超高速式的車輪,甚至連原先的大比例系列也被重新設計,並被稱為“超級國王(Superkings)”。

到了1973年,傑克-奧戴爾決定辭去管理董事的職務,將公司托付給萊斯利-史密斯壹人掌管。這壹年裏,萊斯尼公司開發出了許多創新的玩意,其中包括“滾軸連帶動作(Rola-matics)”系列。這些產品裝有活動部件,當車輪轉動時,活動部件可以做某種動作(譯者插言:類似現在的MB-770 S.P. Gun以及MB-773 Weasel等類型的產品)。然而1973年對於萊斯尼公司而言卻並不是個吉祥年。壹次持續八星期之久的全國性大罷工,接著便是發生在萊斯尼公司所依賴的銷售商的罷工,使得公司壹度被迫關閉。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更糟糕的是,接踵而來發生在羅切福特(Rochford)裝備工廠的災難,損毀了大部分塑料部件。由於這壹系列事情的發生,最終導致“古董模型(Yesteryears)”系列壹度停產,直到1975年才得以重新回到車模收藏市場。

1974年,萊斯尼公司以“熱血戰士(Fighting Furies)”和“迪廳女郎(Disco Girls)”輾轉進入玩偶市場。到1977年,萊斯尼公司全球員工數達到六千人。1977至1978年,為了擴大設計工作區和生產機械區的空間,萊斯尼購買了廠址周邊的壹些建築物。

萊斯尼於1977年收購了時尚玩偶公司(Vogue Dolls),又於1978年收購了主要生產塑料模型部件的美國公司——AMT。然而,AMT分部卻經歷了多次磨難,其中包括從密歇根州底特略到馬裏蘭州巴爾第摩的大搬遷。最終AMT分部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賣給了“艾爾特(Ertl)”公司。

1980年,傑克-奧戴爾在退休之余重出江湖,以輔佐日趨衰敗的萊斯尼公司。這壹年裏,萊斯尼靠向銀行貸款才勉強生存。

同樣在1980年,環球玩具(Universal Toys)的總裁葉仲武(David Yeh)同萊斯利-史密斯和傑克-奧戴爾接洽,想利用其在遠東的工廠設備生產萊斯尼的產品。迪斯尼(Disney)系列就是首批出自環球玩具在東方工廠的產品之壹。部分模型也曾在日本生產,然而那裏居高不下的勞動力成本使得在那裏的生產難以為繼。

到了1982年初,萊斯尼已經出現了1500萬美元的經營性虧損。債權人紛紛向公司施加壓力。關於出售萊斯尼公司的談判貫穿了整個1982年。1982年6月11日,壹個令人心痛的日子,萊斯尼公司宣布破產並進入清算階段。

三、環球時代(1982-1992)

隨著1982年6月11日,老牌模型制造商萊斯尼公司的破產,壹個始於1947年的玩具時代結束了。那天,由R.D. Agutter和G.T.E. Ped組成的聯合收購團將公司重組為“火柴盒玩具有限公司(Matchbox Toys Ltd.)”並試圖尋找買家。包括Fisher Price(費雪,現為美泰公司子品牌,當時為獨立品牌)和美泰公司都對此表示興趣,但由David Yeh(葉仲武)擁有的環球玩具公司(Universal Toys)於1982年9月24日正式成為收購火柴盒玩具有限公司的買家。

將“萊斯尼產品(Lesney Products)”壹詞從所有的Matchbox模型上去除掉,花費了環球公司幾年的時間。直到1985年,包括小比例模型和古董模型(Models of Yesteryear)在內的全部“火柴盒”產品都去除了“萊斯尼產品”壹詞。

萊斯尼創始人之壹的傑克-奧戴爾(Jack Odell)購買了許多萊斯尼的機械設備並開始組建屬於自己的模型鑄造企業LLEDO(品牌源自其姓氏Odell的反向拼寫,譯者插言:該品牌至今仍然存在,以合金車模生產為主,其子品牌有Vanguards,專攻1/43的O比例車模市場)。

1977年,Kidco Toys (譯者插言:為環球生產Key Car系列的那家公司) 在美國組建並開始為環球玩具開拓美國市場,這家公司於1980年代早期被Matchbox並購。1978年,環球玩具收購了紐約的LJN Toys公司80%的股份。當環球玩具公司收購Matchbox品牌時,整個Kidco以及LJN產品大類正以Matchbox的產品名義在歐洲推廣。1980年,環球集團(Universal Group)在澳門購買土地建立了澳門玩具有限公司(Macau Toys Ltd.),並於次年建立了澳門鑄造玩具有限公司(Macau Die Casting Toys Ltd.)。

僅僅在環球收購萊斯尼之後的三個月裏,許多用來生產Matchbox的機械設備開始轉移到澳門,第壹批澳門制造的Matchbox產品於1983年5月上市。盡管環球曾決定保留英國的原萊斯尼羅切福特(Rochford)工廠,然而,1985年就連古董模型(Models of Yesteryear)系列產品也移到了澳門生產。

1986年,環球公司開始與肯納-派克(Kenner Parker)協商購買其擁有的Dinky商標。1987年雙方圓滿達成了收購Dinky的協議。為保護Dinky商標,環球公司特別制作了六輛小比例特別版模型,並用Dinky傳統的硬質泡沫塑料包裝。1989年第壹款環球Dinky系列模型在英國玩具展上亮相。

然而火柴盒玩具(Matchbox Toys)並不僅僅是壹個生產合金鑄造玩具的公司。1980年代,有許多“不同尋常”的產品開始以“火柴盒”的商標出現在市場上。人偶玩具繼續得以生產,甚至還加入了填充玩具產品。1988年,Matchbox在美國贏得了Pee Wee Herman的授權許可。1989年,Matchbox非常突然地生產了後來倍受爭議的Freddy Kreuger說話人偶(Freddy是當時的影片《榆樹街上的夢魘》中的主要角色)。由於受到家長和宗教團體的質疑,Freddy形象很快從貨架上撤了下來。步入1990年代,可能是由於其產品大類過於龐大,而並非各個產品都能使其盈利,Matchbox開始進入頹勢。1992年初,環球玩具總裁葉仲武先生,開始嘗試將環球玩具出售給更大規模的企業。Matchbox歷史上的另壹個重要時代開始了,1992年5月,Tyco Toys提出意向收購環球集團。經過數月談判,Tyco Toys最終於1992年10月2日正式收購了Matchbox

四、太空時代(1993-1996)

1980年代末,對於大多數美國玩具企業而言是壹個激蕩起伏的歲月,唯獨註冊於新澤西州月桂山(Mt. Laurel)的Tyco Toys Inc.(“太空”玩具有限公司)依靠其富有變化而有成效的開發計劃,連續八年保持了玩具業銷售領先記錄。1992年“太空”公司以當年銷售7.69億美元而壹舉成為美國玩具業第三大企業。

“太空”公司的強勁實力可以追溯到由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裏查德·E·戈雷(Richard E. Grey)的領導時期。在他的領導下,“太空”公司通過引進新產品和及時收購其他企業,超越了其傳統主業――電動火車和賽車系列。如今的“太空”公司產品範圍涉及從人偶玩具和無線電遙控汽車到真正的電話機以及火柴盒迷妳合金車模,這已經與1926年由約翰·泰勒(John Tyler)創始時的公司經營範圍完全不同了。泰勒最初將公司命名為泰勒公司(Tyler Company),後更名為TyCo而最終定名為Tyco(“太空”),最初只生產電動火車玩具的零部件,直到1930年代才決定拓展電動火車市場。

1960年代以前,“太空”公司已經開始生產HO比例(1/87)的賽車套裝,此時公司為大型美國公司Sara Lee Corp.(莎莉公司)的壹個全資子公司。1980年代初,仍然僅僅依靠銷售電動火車、卡車以及賽車套裝為生的“太空”公司被莎莉公司出售給了壹家私人投資集團,薩瓦實業公司(Savoy Industries)。1984年,“太空”公司走上了多樣化發展道路,包括開發超級街區(Super Blocks)房屋和建築模型套裝以及個性化十足的電話機產品。1986年,“太空”公司成為美國上市公司,此時該公司已不僅僅生產火車模型和塞車套裝,還以生產超級街區套裝和暢銷不衰的無線電遙控車輛而聞名於世。

1987年,恐龍騎士(Dino-Riders),壹個以世界各地所發現的恐龍化石為原型而設計開發的系列產品將“太空”公司的多樣化發展推向了高潮。1989年,“太空”公司收購了Vie master和Ideal Group公司,並推出了Viewmaster Viewer、Magna Doodle以及Ideal Nursery系列產品。

1992年,“太空”公司繼續其擴張勢頭,先後收購了以生產學齡前兒童玩具為主的Illco公司,和世界著名的合金車模制造商――環球火柴盒集團。

“火柴盒”加入到“太空”公司的其他著名品牌玩具的行列,這些品牌還包括The Incredible Crash Dummies、Baby Giggles ‘N Go、Baby Get Well、Fashion Magic、Kidsongs video、Lickin’ Lizards以及Scorcher Radio Control(無線電遙控足球玩具)。Illco後來被稱為“太空”學齡前用品公司(Tyco Preschool, Inc.)加入到“太空”公司的“遊戲時間(Playtime)”分部,這個分部專門從事直接進口以及信用證貿易業務。“遊戲時間”提供品種繁多且大眾化價格的玩具,其中有許多都是知名的授權許可的品牌,例如Sprint,Spalding, Stanley, Revlon以及Tyco。

“太空”學齡前用品公司是“芝麻街(Sesame Street)”學齡前玩具規模最大的被許可冠名商,“太空”公司同時也在全球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擴張運動。自1991年以來,“太空”公司在全世界開設了全資子公司,包括英國、西班牙、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三國經濟聯盟、德國、意大利、奧地利、瑞士、墨西哥、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亞。這些子公司的建立大部分應歸功於時任總裁卡斯滕·馬爾莫斯(Karsten Malmos)。鼎盛時期,“太空”公司在全球擁有員工2200人,並在美國和香港擁有制造和分銷機構。

“太空”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的股票代號為TTI。

五、美泰時代(1997至今)

  • 上一篇:“我的鍋”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智頂互動是騙子嗎
  • copyright 2024遊戲中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