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遊戲中心平台 - 遊戲盒子 - 徐州文化的歲時節慶

徐州文化的歲時節慶

春節

徐州壹帶,歡渡春節習稱“過年”,主要習俗有:

(壹)叫火燭 中華民國成立前,從臘月(農歷十二月)初壹起,各村鎮便要設專人打更。打更人除敲鑼擊鼓表示時辰外,邊打邊喊:“小心火燭,謹守門戶”,“柴倉要清、水缸要滿”。提醒人們註意防火防盜。徐州城裏,則有乞丐頭出面,肩扛木牌,上面貼著衙門告示,走街串巷,叫喊“防火防盜”等警旬。

(二)送財神臘月二十以後,乞丐向所在地住戶遍送財神像。到正月(農歷壹月)初五前後,乞丐們分別拿著木版,去各家用版對證,向各家索取年饃(過年蒸的饅頭)。

(三)打塵 進入臘月下旬,家家要。打塵”(俗稱“掃屋”),即進行壹次較為徹底的室內外衛生和個人衛生掃除。個人衛生壹般在除夕那天進行,除沐浴外,壹定要理發,俗稱“不留隔年頭”。

(四)辦年貨 從臘月下半月開始辦年貨,雞魚肉蛋外,另準備壹些傳統食品,如摭糖、炸麻葉子、油炸果、丸子等。此外,剁上夠吃好幾天的餃子餡,蒸好夠十數天吃的饅頭。

(五)蒸饅頭(年饃)很有講究,有實心的、包餡的、棗花的等多種樣式。有的食用,有的祭祖、供神,有的送乞丐以至飼牲畜等。由於饅頭蒸的多,放久了變幹龜裂,俗稱。發笑”。寓意新的壹年豐衣足食,幸福快樂。

(六)送節禮 送節禮多在親戚中間進行。最遲不得超過除夕。節禮也就是幾斤糕

點,送男性長輩的,往往加壹二瓶酒。但新女婿,尤其是即將結婚的未婚女婿,送節禮極為講究。活雞、鮮鯉魚、糕點、酒是必不可缺的,每樣最少也得4只(包),多的有達16只(包)的。擺闊氣的還要另加名煙、現鈔,女方只收壹半,另回壹半。

(七)貼年畫、春聯春節前,人們要購買新年畫裝飾住房。象征吉祥如意的雄雞圖、象征富貴有余的鯉魚圖等,普遍受到人們的喜愛;年輕婦女則愛把“胖娃娃”類的年畫張貼在臥室裏。

貼春聯多在除夕這天,用紅紙寫好後,貼在大門及門框上。另用紅紙截小方塊,以壹角朝上,寫上“福”、“壽”等,貼在家具及大件器皿上。門楣上貼各色剪紙,祈交好運,故俗稱其為“運箴(遷)”。另有用桃樹枝插在門側的,大概是古桃符的壹種象征。

(八)除夕守歲 過去守歲時,壹家人圍爐而坐,吃著各種茶點、包著扁食(餃子),話舊談新。黎明前,講究放壹掛鞭炮。電視普及以來,守歲改成看電視,鞭炮也多改在午夜零時燃放。

(九)祭神拜祖、磕辭歲頭 除夕這天,各家把蒸好的棗山、棗花饅頭,各插“花雜”,與扁食壹起放在神軸(或觀音像、或關帝像、財神像,視各自信仰而定)前的供桌上,連同栗子、白果、紅棗、桂元、核桃五種果品壹起,稱為“素供”。供桌前放壹方桌,桌上放壹盞點燃的銅燈,壹個銅磐,方桌前放拜墊。另有_間房內供放祖宗神龕。神龕前的供桌上,放宵、魚、肉、丸子、海味計五種,俗稱“葷供”。定更(晚8時)前後,全家人均換穿新衣,先在院內焚燒松籽,俗稱“熬歲”。夜半時敬神,設天地桌,供果品、扁食、饅頭,酌酒三杯,點燃通宵燭,上大柱香,香爐中插天地碼,桌前燒元寶(錫箔質)I然後分長幼叩拜,敬天地、神像、祖宗,同時鳴放鞭炮,俗稱“迎神”(除夕日諸神下界)。稍歇,全家人再到祖宗神龕前跪拜。拜

過祖宗,家長夫婦端坐在椅上,晚輩們依次叩壹個頭,之後卑幼者逐壹向尊長者叩頭,俗稱‘‘磕辭歲頭”。

(十)拜年春節早晨起來,第壹件大事便是拜年。先由家長率全家向祖宗拜年,然後全家人向家長,卑幼者向尊長者逐壹拜年。未成年者,拜年時可得到“押歲錢”.全家人拜完後,即出門向親友、近鄰中的長輩們拜年.此時熟悉的人在路上見面,必互揖,同賀“新年好”、“恭禧發財”。

(十壹)吃素扁食春節這天必吃素扁食,不準吃葷餡的(近10年來,這壹傳統習俗已被年輕人打破)。扁食中有幾個包入銅錢(後改鎳幣),誰吃到了,表示新年有福,事事順遂。有心計的主婦,往往在包錢的扁食上做記號,煮熟後特意盛給老人及孩子們吃,以娛t全家。俗話又說t“初壹不動葷,初二肉裏蹲”,從初二起,大吃大喝,請人喝酒便開始了。

五忙

正月初五,徐州人稱為“五忙”。早晨起來,先焚香供神,晚上再收供,延至正月十五才停止。五忙這天,禁忌動針線。凡商店都進行盤貨、清算上壹年盈虧,發股息、分紅利。此外,這天起,郊區及周圍數十裏之內的民眾,多到城內城隍廟進香,直延至正月十五。

元宵節

(壹)吃元宵、大包子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徐州習俗,元宵節壹定要煮元宵,蒸大包子。 ‘

(二)賞燈、賞月 元宵節家家做燈、人人賞燈。較有特色的是壹種面燈,蒸大包子時專門蒸制的,形如缽,唯上沿捏成蓮花邊,裏面放些豆油(香油更佳),另用新棉花做燈撚(芯),油燃盡後,面燈也烤得黃黃的,食來脆香可口。

豐、沛縣壹帶,面燈最負盛名.農民多蒸成十二種屬相或標誌十二個月的面燈.晚間點燃後放大門、畜房旁邊和雞舍、石磨、糧囤、竈臺上。以燈內水量和燈花預蔔當年各月雨量和年景。

(三)拋(heng)刷把帚 元宵節這天晚上,徐州東南睢寧、古邳壹帶有拋刷把帚的“放火”習俗。元宵節的前幾日,孩子們就開始搜集刷把帚了。元宵節的晚上,孩子們把刷把帚拿到空地,將其點燃,拋向天空,掉下來再拋上去。邊拋邊唱:“刷把子,琉璃燈,老和尚帽子大窟窿。刷把子,琉璃燈,壹棵秫秫(高粱為小秫秫,玉米為大秫秫)打半升”。

新沂縣壹帶的“拋刷帚把”及遊戲時所唱歌謠與此相同,但時間在農歷二月二。

(四)玩“的的蟣” “的的蟣”是古邳壹帶的說法,因濺落的火星象虱蟣壹樣細小而得名。徐州城區及豐沛壹帶,則稱為“滴溜金兒”,意即拿在手中,壹揮壹舞之間,必散落壹溜金星。這種小焰火,城鄉孩子們都愛玩。

立春

立春這天,徐州壹帶有兩種活動:

(壹)畫壁立春這天,新沂農村家家要用紅土在墻上畫上馬叉、銳、鐮、犁、耙和牛、馬等。同時,把牛角塗成紅色,驢、馬、騾的身

上畫上許多紅色斑紋。立春前,集市上專有這種紅土出售。

(二)咬春立春這天,人們按照歷書上打春的時刻,吃青蘿蔔,叫做“咬春”。俗稱“咬春”可以使人全年百病不生,又認為老年人“咬春”可以固齒。立春這天的青蘿蔔,價格也貴些。

二月二

農歷二月二,徐州俗稱“龍擡頭”,因從此雷聲漸多。“二月二”的活動有好幾種。

(壹)詛咒害蟲 二月二正處於“驚蜇”時。從此,百蟲都從冬眠狀態中醒來,開始活動。所以,這天早晨人們醒來後,未起床,先用壹件東西敲床桄,邊敲邊念:“二月二,敲床桄,香大姐(臭蟲),下南鄉(意即走得遠遠的)。”晚上,則取春節點剩下的蠟燭,點燃後遍照各處及墻壁、墻角,同時口念禱詞:“年時蠟燭照粉墻,蠍子蚰蜒土裏藏。”照畢,壹手拿個瓢,壹邊念咒:“二月二敲瓢礤,十窩老鼠九窩瞎。”

(二)祭土地神二月二要到土地廟設祭上貢,因為農村往往從這壹天開始準備春耕。為表吉利,早晨起來,先用柴木灰在庭院裏及曬谷場上圍成倉形,當中放點麥粒、谷子(城裏放銅元或銀元),口念禱詞:“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新沂壹帶,年前蒸幾個“倉龍”,倉龍的嘴裏含壹枚制錢,眼裏點兩粒高粱,龍須以高粱蕘子制成。把它埋在糧食裏,到二月二這天拿出來,放在鍋裏餾壹遍,然後全家分食。

(三)吃蠍子爪豐、沛縣壹帶,炒糖豆給孩子吃,名為“吃蠍子爪”。據說可以免遭蠍子螫。有的將春節留下的大饅頭蒸壹蒸給老人吃,認為可以免腰疼;將元宵節留下的面燈給青壯年吃,認為可以增強體力。訂婚的男女多在這壹天換“庚帖”。

(四)吃糖豆 徐州城中,二月二必須爆玉米花、大米花、黃豆等類的食物給孩子吃。

另外,炒用白面制作的糖豆吃。近年來,炒制多改為油炸。

花朝節

農歷二月十二,徐州稱為“百花生日”——花朝節。這壹天,文人,尤其詩人們喜愛相聚品茗或喝酒,賞花品詩。

清明節

(壹)祭祖、掃墓清明節是傳統上墳祭祖的日子。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機關、學校、工廠等有集體組織祭掃烈士墓的習俗。

(二)寒食、踏青清明時節,人們於掃墓之後,往往踏青春遊。午餐多為冷餐,尤似古時的寒食風俗。

(三)插柳徐州風俗,清明這天,門上要插幾根柳枝。俗稱:“清明不插柳,死了變成大黃狗”。

(四)放風箏 清明前後放風箏是傳統習俗,但對風箏的制作工藝不太講究。近幾年,徐州的風箏愛好者連續在清明節搞了幾次風箏友誼賽。

端午節

(壹)吃粽子、雞蛋、獨頭蒜 徐州習俗,五月初五這天早晨,壹定要吃煮熟的粽子、雞蛋和獨頭蒜。

(二)喝雄黃酒 端午節的中午,全家聚餐,喝雄黃酒。喝酒前,必先蘸壹些酒抹在兒童的鼻孔、耳朵、肚臍、囟門、腰間(“命門穴”處)、手心、腳心等處,以為可以避毒蟲祛百病。這壹天,小孩子要帶香荷包,穿五毒鞋(或虎頭鞋)、五毒衣(從商店中買,衣服上有五種毒蟲的圖案)。

(三)插艾端午節這天,徐州人必在門

上插幾支艾條。俗稱:“端午不插艾,死了變成老鱉蓋”,

六月初壹

徐州北沛縣壹帶,稱農歷六月初壹為“過小年”,實為慶祝夏收。家家蒸饅頭,買魚肉改善生活,置挑、李、杏、大饅頭於院中供桌上,焚香、放爆竹敬天地神靈。小兒種痘,於這天交紅子。

六月六

六月六為“曝陽節”。徐州城鄉,人們習慣將衣服、書籍等物拿出來曬。俗話說:“六月六,曬龍衣,濕了龍衣爛蓑衣”。如這壹天下雨,則認為是個澇年。

乞巧節

(壹)乞巧農歷七月初七是乞巧節,相傳這天是織女與牛郎相會的日子。徐州風俗,這天晚上,少女們在月下用紅線認(穿)針,比賽看誰快、誰巧;還有下賭註博彩的,贏者稱為“得彩”,認為最心靈手巧。

(二)聽悄悄話初八時淩晨(俗稱初七夜裏),雞叫三遍後,叫童男、童女在莓豆花棚下間隙外凝神細聽,據說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悄悄話。如果這天下雨,人們習稱是牛郎織女相對哭泣的眼淚。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俗稱“鬼節”。這壹天要焚箔祭祖,晚上要舉行盂蘭盆會,請僧人祭壇頌經,超度亡魂。人們往往要用紙做荷花燈,點上蠟燭,放在河中,俗稱“放河燈”。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徐州人過節習俗,這壹天僅次於春節。

(壹)蒸月餅蒸月餅花樣很多,較有特色的是蒸壹只大大的、圓圓的多層月餅,全家

人分吃,代表壹家人團圓幸福。此外,還蒸些兔子、刺猬、龍等形狀的面食。

(二)拜月 中秋節的晚上,月亮升起後,便朝東擺壹個供桌,點香燭,放月餅、水果等供品,然後鳴放鞭炮,全家人叩頭拜月。拜過月後,在月下擺宴,全家***飲團圓酒。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徐州人尤其是老人們、文化人,往往聯袂登高(爬山),並選山石平整的地方,擺上酒菜,燃野草炙熱酒後,酣飲至晚才回。歷史上,文人多愛登項羽戲馬臺,在此臺上,望上可領略天高雲淡的爽秋,下望可俯瞰全城的景色。南宋文天樣也曾於這天在徐州登戲馬臺並賦詩詠誌。

這壹天,徐州喝菊花酒的人很多,飯店也多賣些油炸的菊花點心,插茱萸者雖有,但未成眾俗。

重陽節孝敬老人,是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新興的風尚。近幾年來,許多人稱這壹天為“敬老日”、“老人節”。

月當頭

農歷十壹月十五日,徐州稱為“月當頭”。臨近這壹天時,各酒店就貼上了對聯:“萬事不如杯在手,壹年幾見月當頭。”因為這壹天夜半時分,月亮幾乎是垂直地掛在天上,地上的物體很難見到影子,即使是很深的井裏,也能見到月亮的倒影。人們為觀賞這壹奇景,便擺上酒宴,慢酌長談,等待這壹時刻的到來,俗稱“喝當頭酒”。喝酒時,往往豎壹竹竿在旁,使與地面垂直,以觀賞月到中天、竹竿影子漸漸?肖失的景觀。

冬至

冬至這天,徐州叫“立大冬”,俗稱“立大冬,長壹蔥”(意即此後白天漸長)。徐州習俗,這壹天要吃“冬疙瘩”(又名“貓耳朵”,壹種形似貓耳朵的水餃)。人們認為,吃了冬疙瘩,冬季便不會生凍瘡。

臘八節

農歷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臘八這天要吃臘八粥。臘八粥分甜鹹兩種,甜的多投瓜仁果脯,成的則放入豆腐皮、香幹絲、榨菜丁、冬菜、筍絲、肉絲等。粥煮好後,要盛上些先送親鄰,有小孩的人家讓小孩多吃些親友送的粥,以為可以“拉巴拉巴”(徐州話“拉巴”有扶助提攜之意)。.

臘八節源出佛教,這天,各寺院尼庵都要用大鍋煮粥,分送施主家,借以討取布施。

祭竈

臘月下旬有祭竈活動,俗稱“官三民四,王八二十五”(意即二十五再祭竈,就是不懂禮的表現)。祭竈這天,先請竈君碼(即買竈君像,碼為紅、綠、黃三色印刷),晚上貼在竈上,兩側加對聯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上額寫:“壹家之主”,同時念道:“竈王竈王,請妳吃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或“竈老爺上天,多說方便,少說是非,全家平安”。以為竈王‘‘吃了人家的嘴軟”,不會說壞話。

敬竈神時,全家依次叩拜,把谷糖打開上供,並抹壹點在竈君嘴上。二更後收供,全家分吃谷糖。此外還要吃鍋盔。 城阻廟會

每逢農歷正月初五、清明、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初壹、除夕,必有城隍廟會。以年初為例。初五二更後,道士擊法器頌經。初六日,俗稱城隍啟印視事日,城鄉民眾紛紛來進香,直到元宵節後才漸漸停止。逢會期間,廟內燈火輝煌、煙霧迷漫,城內各街上踩高蹺的、劃旱船的、耍大頭的、舞獅子的妳來我往,熱鬧非凡。

清明節(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壹(下元節)為城隍出巡日,由廟中道士組織人眾擡了城隍老爺的大駕(塑像)出巡。

火神廟會

農歷正月初七是火神廟會。過去,徐州舊城四門內都有小型的火神廟,統壹街西傳薪閣內有壹座“傳薪廟”,內供火神,氣勢莊嚴。會期這天,人們紛紛前來燒香還願,希望避免火災。現各廟早已不存。

閻王會

農歷正月初八是閻王會。這是過去徐州城內較盛大的廟會。雖然範增墓(今名東漢墓)南坡有“十王堂”,內供十殿閻羅的牌位,但廟會卻在城隍廟舉行。這天趕會的人多,很多人往往擠不進廊房,便將香、錫箔投入院內大鼎中,跪下叩頭了事。

玉皇廟會

農歷正月初九是玉皇廟會。傳說這壹天是玉皇的生日。徐州的玉皇廟在西關校場西北,會期來觀看道場、遊玩的人很多。

人祖廟會

農歷正月十三是人祖廟會。人祖廟在奎西巷西端,廟中供人祖——盤古氏像。民國時期廟內已無廟主,逢會期由住在廟裏的貧困戶照料。

黃樓會

正月十六日為黃樓會。黃樓始建於宋代,內供徐州太守蘇軾及女兒蘇姑像。宋熙寧十年(1077年),徐州發大水,相傳蘇姑為救徐州百姓,投水獻身,大水才退(實為蘇軾率全城軍民抗洪)。建黃樓既是紀念蘇姑,也有循“五行說”,黃土鎮水的意思。會期這天,女孩子及老年婦女趕會的很多。

福神會

農歷二月初二是福神會。徐州人說的福神,是“土地老爺”。福神祠極小,從初壹晚上,

當地居民便來上香、燃燭、放鞭炮。上供後,街坊鄰居便壹塊聚餐,飯後便打起鑼鼓,熱鬧壹番,俗稱為土地爺“暖壽”。初二壹大早,再來上香叩拜。

雲龍山會

農歷二月十九是雲龍山會,相傳這天是觀音菩薩的生日,又稱“觀音會”。雲龍山在城南近郊,又是徐州最負盛名的遊覽盛地。所以趕會的人很多,規模僅次於城隍廟會和泰山會。會期有人來求子。山上山下,各種土特產、工藝品、傳統風味小吃極多。

蟠桃會

農歷三月初三是蟠桃會,相傳這天是王母娘娘的生日。蟠桃會這天,與其說是拜王母,倒不如說是參加物資交流會。廟前廣場以牲畜市場最大,農具市場次之。此外也有家常用器JL童玩具等。

地藏王會

農歷四月初八是地藏王會。城西關原有地藏王堂壹座。會期前,該堂用大紅紙印刷“會帖”廣為散發,通知會期。赴會燒香的人多是老年婦女。

泰山會

農歷四月十五是泰山會。這是以徐州為中心,方圓數百裏內最大的盛會。會期長約20天,各項活動極多。

(壹)磕大頭前來燒香者,從山北麓曹山亭開始,每上壹臺階便磕壹個頭,以示虔誠,稱為“磕大頭的”。

(二)文藝活動會期各類戲劇團、雜技、馬戲、曲藝和民間雜耍、舞蹈極多,各有場地。

(三)物資交流從四月初壹起,各行業及民間手藝人即紛紛把自己的貨物帶到山下,擺攤設點。象竹器市、木器市、鐵器市、石料市、牲口市(附有溜牲口的場子)、葦席市等都很繁華。因趕會人多,會期又長,民國時期。警察局派員駐會,以維持秩序。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泰山會曾多次被作為物資交流大會。文化大革命中,泰山廟宇被夷為平地,廟會遂廢。1977年後廟會略有恢復,但大不如前。

五毒廟會

農歷五月初五是五毒廟會。五毒廟在城東關大壩頭北故黃河畔,廟內敬“五毒老爺”(即瘟神),廟宇平時由尼姑掌管。廟東柳樹林極為寬敞,廟會時各類曲藝、占蔔、跑江湖賣藥、賣藝的都在裏邊設攤。

五毒廟地處故黃河畔,逢會時,河中有各式渡船,既作擺渡,又可遊玩。兩岸河攤上下到處都是各類遊藝場。文化大革命時,廟宇被拆,廟會從此停止。近年廟宇重修,廟會也慢慢恢復。

關帝廟會

農歷五月十三是關帝(三國時關羽)廟會。徐州關帝廟較多,僅雲龍山下壹處規模較大。另外,關帝廟中還供有嶽飛的牌位。相傳五月十三是關羽的生日,因為歷代統治者都借關羽來宣揚“忠義”,往往派員到各地致祭。徐州關帝廟會期很熱鬧,習武的人、幫會的人紛紛來趕會。

留侯廟會

農歷五月十八是留侯(漢張良)廟會。相

傳這壹天是張良(字子房)的生日。歷代相傳,張良曾在壹小山上使人放風箏,自己坐在風箏裏,當風箏飄到楚營上空,用簫吹楚樂,散亂了楚軍的士氣。故該山從此名為子房山。山上有留侯廟,每逢會日,趕會者往往象征性地放放風箏。

劉將軍廟會

農歷七月壹日是劉將軍廟會。相傳很久以前,徐州遇蝗災,多虧劉將軍率士兵日夜撲打。蝗災過後,劉將軍卻因勞累過度而死。徐州民眾為紀念他,特地在雲龍山後山東坡上,修了壹座劉將軍廟(又名“螞蚱廟”)。因徐州過去蝗災較頻,因而每逢會期,地方官府也派專人設祭,百姓來燒香的更多。1922年後,廟宇較殘破,廟會也漸漸停止。

東嶽廟會

農歷七月十五是東嶽廟會,廟址在“劉將軍廟”南。道教說法:東嶽大帝掌人的生死。所以,家中凡有重病人的,常找親友中的年輕人來燒香“保壽”。所謂保壽,即由燒香者許願,將自己的壽數借幾年給病人,故又名“借壽”。會期那天,從早到晚擠滿了燒香‘‘借壽”的人。1931年後,此廟漸廢。

  • 上一篇:冬天玩《絕地求生》的時候手冷怎麽辦?
  • 下一篇:求妳撒謊方式的歌詞!
  • copyright 2024遊戲中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