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遊戲中心平台 - 遊戲盒子 - 親情是失智癥最佳良藥

親情是失智癥最佳良藥

失智癥照護是老人照護中最耗照護者的精神、體力與智慧,也因最具有挑戰性,雖不壹定能讓家庭照護者產生成就感,卻可留下深刻及令人懷念的記憶。 許多家庭在剛開始進行照護時,大都寄望能早日研發出可治愈失智癥的藥物,或能找到全能壹天24小時都可工作的照護「者」,或可令人放心的安養機構。

但似乎很難找到能滿足上述要求的解答,在美國失智癥家屬支持團體活動,有位華裔家屬詢問我,

我不敢冒然的回答,我先確認她問這壹問題的背景,原來是她們兄弟姐妹分別居住在美國東西兩岸,大家都忙於工作,無法照護體力好且會遊走的輕度失智癥母親,所以想將母親送回臺灣,找壹安養機構代為照護。

我壹聽就懂,正如許多在臺灣的失智癥家庭,往往雙薪家庭的夫妻要忙於工作,有時還要照顧小孩,壹旦老父老母罹患失智癥,真是壹根蠟燭兩頭燒,不知如何是好?

我建議她是否能先考慮當地的日間照顧中心,或是專門照護失智癥的長照機構?如果無法白天照護母親,晚上及周末願意照護母親時,日照中心是壹選擇,萬壹連晚上及周末時間也無法照護時,有記憶照護(Memory Care)的24小時長照機構是壹選擇,我提醒她,會建議在當地尋找社會資源,主要考慮是家人經常的探訪。

我之所以提出這想法,是因想到臺北有位家屬也類似,他希望將失智癥的母親送往車程距離來回需4小時的長照機構。我提醒他,選擇將失智癥長者送去長照機構是家庭有其原因,但將失智癥長者送到安養護機構,不代表家庭放棄照護的責任,而是基於現實生活上不得不的考量,希望借由機構的照護經驗與人力來協助與彌補家庭之不足。

因為家庭是失智癥照護上最佳良藥,無法由他人來取代的路途遙遠的長照機構,是否還能讓家人定期去造訪?

目前老人福祉科技有研發出具有療愈效果的機器人,會用各國語言打招呼、報時,還有臉部辨識功能,在辨別出人臉後叫出失智癥長者的名字進行對話,透過體操、猜謎、唱歌、玩遊戲、表演舞蹈等行為與失智長者互動。

還有研發出可撫慰心靈型的失智守護機器人。在機器人內部裝設有觸覺、光、聲音、溫度和姿態感測器,當機器人「聽」到聲音後,會擡起頭望;當「感覺」到撫摸,會揮舞前肢、擺擺尾、轉轉頭、瞇眼睛發出叫聲;也會記憶人聲做出適切反應,來穩定情緒,消弭寂寞感,試圖來減緩失智癥長者的退化。

連研發這類機器人的人員都表示,希望他自己萬壹將來罹患失智癥的時候,不是只剩下機器人來照護或撫慰他。換言之,機器人是無法取代對「人」的那那種感覺,更無法取代家人的愛與關懷。

家人如能經常前往機構探視失智癥長者,並協助機構照服員與長者進行活動,才是失智癥長者最佳的良藥。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上一篇:為什麽小孩子總是用牙齒咬指甲?
  • 下一篇:愛培養1手遊版帶懲罰。
  • copyright 2024遊戲中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