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遊戲中心平台 - 遊戲盒子 - 大班案例分析與反思精選三篇

大班案例分析與反思精選三篇

#親子教育# 導語幼兒園教育以幼兒園教師為主要對象,致力於宣傳黨和國家的幼兒教育政策,反映幼兒教育研究與改革成果,交流幼兒園、托兒所、家庭教育經驗,介紹國內外幼兒教育信息,提供幼兒教育活動材料和教學參考資料。以下是 無 為您分享的大班案例分析與反思精選三篇,歡迎大家的參考學習。

 大班案例分析壹

 案例描述:

 最近,孩子們迷上了五子棋,壹有空就結伴下棋。這天,康康和子川壹起下棋,走了幾個回合,總是子川贏,康康急了,便在第三回合時,移動了壹粒已經走好的棋子,硬說已連起來是五個棋子,贏了。子川不幹,兩人爭了起來,子川說:"妳賴皮,剛才這棋明明放在這兒的,不可以再移過去的!"康康爭辯說,"我剛才放錯了,我是想放這兒的呀。"子川說:"放好了就不可以動來動去,不能後悔的!"康康說:"妳剛才又沒說不可以動!"子川生氣地來向我告狀。

 其實,我壹直在旁邊看著他們,見子川來搬救兵了,就問他:"妳們剛才有沒有說好下好的棋子不能動?"他搖搖頭,又連忙說:"宇哲上次說的,下好棋不能再動。"我又問:"那是宇哲在妳們下棋前就說好的,對嗎?"子川點點頭,我又問康康:"如果子川下好的棋也動來動去,妳同意嗎?"康康想了想搖搖頭,"那怎麽辦呢?"我問他們。他們倆妳看看我,我看看妳,子川說:"那我們說好,誰也不能動,怎麽樣?"康康點頭答應:"好的。"兩人又高興地下起棋來,邊走邊說:"剛才那次不算,我們重新來……"

 案例分析:

 爭吵是幼兒交往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是幼兒交往的壹種方式,《綱要》中指出:"兒童通過交往,逐步認識自我並接納他人,初步了解社會生活必須的基本行為規範。"幼兒正是在爭吵中學會保護自己,學會收斂,學會與人交往的必要經驗。當孩子在爭吵中無法說服對方,往往會找老師做自己的"靠山",希望通過老師"權威"性的話語,幫助自己反敗為勝,從而達到自已的目的。而如果老師經常充當幼兒的靠山,那就剝奪了幼兒參與交往的權利,也阻礙了幼兒交往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影響幼兒學習交往的過程,同時孩子今後碰到類似的問題,又會以"爭鬥---失敗---找靠山"的方式來解決,這不利於孩子的社會性發展。

 教育策略:

 壹、幫助幼兒建立規則意識

 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表現為,競賽性的遊戲增多了。當孩子遊戲初期,往往會忽視遊戲規則的建立,而在遊戲過程中產生間題矛盾,引起爭吵。作為教師,當看到幼兒發生爭吵時,作個旁觀者,不要註重爭吵的"勝"與"敗"的結果,而應該註意解決爭吵的過程,幫助幼兒分析爭吵中的是與非,對與錯,同時幫幼兒制定壹些遊戲規則,要求幼兒按遊戲規則進行遊戲,這樣既可以使遊戲順利進行,又可避免"戰爭"的發生,讓幼兒體驗"和平***處"的愉快。

 二、樹立自信,友好交往

 當孩子跑來告狀時,老師應該鼓勵他,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已,靠內已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目的。當然這種努力,不是靠爭吵去解決問題,不是靠武力去占有,去取勝。而是讓幼兒去尋找更好的方式進行交往,讓他們通過實踐去發現,不用爭吵也能解決許多問題。老師可教幼兒"人與人交往的技巧,讓幼兒對同伴要學會謙讓,學會寬容,教幼兒學習處理糾紛的方式方法,讓幼兒用協商的方法來解決糾紛等,使幼兒在與同伴的交往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自己的交往能力。

 幼兒在經過多次"戰爭"交往後,就會逐步學習和掌握壹些辦法,這就是幼兒交往能力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的中心任務是,充分鼓勵兒童參與活動,與同伴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所以作為教師,應多為幼兒創造壹些交往的條件,讓幼兒去交往去實踐去鍛煉,別在乎幼兒的"輸"和"贏",重在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讓幼兒做壹個"贏得了"又"輸得起"的人。

 大班案例分析二

 觀察實錄:

 今天集體活動的內容是《月亮船》。我剛拿出蒲公英圖片,文文就和坐在他邊上的晨晨指手畫腳地講著什麽,我問他們時,文文理直氣壯地站起來說:“蒲公英我知道的,它是白顏色的,上面毛毛的。”我於是提醒他,知道也要舉手後才能講話,他聽了點點頭。在我講到我國有壹座很高的山叫什麽山時,文文站起來就說:“老師,我們老家也有山的,很高很高的。”這麽壹來,其他小朋友也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了自己的家鄉……好不容易又回到了活動的主題:我們的家叫中國時,文文又站起來說道:“黃老師,徐老師教我們中國功夫,我做給妳看。”邊說邊做起了動作,於是大家又跟著舞動了起來……

 分析:

 其實,幼兒好動愛說話不是什麽壞事,恰恰說明了這個幼兒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喜歡新鮮事物,這樣的幼兒往往是具備創新意識的。只要老師的引導方法正確,就可以深度挖掘幼兒的能力。但是,在我們的集體活動中,也需要有壹定的常規。所以,如何讓幼兒既保留好動愛說的天性,又遵守活動常規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建議:

 首先我們針對他的個性與喜好,制訂了個別教育的計劃。在學習活動中,經常有意地讓他回答壹些問題,滿足他愛說話的願望。在看到他註意力不集中時,就用表揚、鼓勵的話來激勵他,使他的註意力能夠集中,自己的行為得到控制。

 然後,有意識地引導他為小朋友們服務——給小朋友們發書,發筆,小朋友們做完了,再幫著收回來。他很認真、很高興地為小朋友們服務,我們對他的表現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並經常提醒他,活動中要遵守紀律,不隨便插嘴講話,如果妳能做到,老師、小朋友們會更喜歡妳。

 大班案例分析三

 案例描述:

 區域遊戲時,茜茜時不時地過來告狀:“老師,他們建構區裏的東西放得很亂很亂,我跟他們說都不聽。”“老師,他們把書拿到座位上去看了。”“老師老師,航航他搶我玩具。”20分鐘內只見她跑進跑出好多回,時不時地聽到她的大嗓門,結果自己都沒玩到什麽。餐前我和孩子們壹起念兒歌,她又嚷起來:“老師老師,程程他不唱。”這壹次我沒有再附和她的話去提醒沒念兒歌的程程,而是冷靜地對茜茜說:“茜茜,妳提醒別人是好的,但是妳這樣會影響大家念兒歌。”

 飯後我把茜茜叫到了跟前:“茜茜,妳是個愛幫助老師的好孩子,老師也知道妳想讓小朋友都改掉缺點,但是妳跟老師說這些事情的時候要註意時間,不然會影響小朋友們上課的。有事妳可以下課悄悄地告訴我,可以嗎?”瑤瑤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分析與反思:

 其實告狀是大班這個年齡階段孩子很常見的壹種現象,在我們大人看來可能有點像多管閑事,但對孩子來說卻不是這樣。他們希望受到老師、同伴的認可,為了讓人關註,受人承認,所以他們會經常借由告狀來尋求老師對他的關愛和認同,想要提高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地位。因此,老師要公平地對待每個孩子,並引導幼兒正確表現自己。

 另外壹個原因是這個階段是兒童道德認識進壹步發展的階段,他們對是非、善惡行為準則和社會道德規範有了認識。特別是大班幼兒他們能掌握壹定的行為規範,善於觀察關心周圍的幼兒易向老師告狀,希望老師能糾正同伴的錯誤行為。茜茜在跟老師告狀的同時還潛藏著壹個目的,即借此向老師表明自己已經記住老師的話了。所以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接納孩子的這壹行為,當“告狀”是完全正當的時候,我們就應該主持正義,批評教育被“告狀”的幼兒,以樹立壹種明確的是非觀念,但是我們也應該引導幼兒***同商討解決的方法。在大多數情況下,幼兒的告狀都是些很小的矛盾,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壹味出面解決,不利於幼兒獨立處理問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要教給孩子壹些解決問題的方法,給他們解決問題的機會。

  • 上一篇:求日漫表情包,問壹下,這個人物叫什麽名字,哪部動漫的?
  • 下一篇:金庸群俠傳蒼龍逐日版攻略
  • copyright 2024遊戲中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