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遊戲中心平台 - 遊戲盒子 - 攀比是偷幸福的賊。

攀比是偷幸福的賊。

回想很多年前,我還是壹個忍不住和別人攀比的人。偶爾會難以自拔。

這種不由自主的“比較”表現在:

雖然我知道這樣不好,會給我帶來痛苦,也無濟於事。

但是,只要看到身邊的人在某方面比我優秀,我的心情就會有壹定程度的改變——?壹方面希望自己能像她壹樣,另壹方面又忍不住失落。

直到有壹年,壹個大學剛畢業的女生來到我們團隊。

她看起來很普通,但壹聊天,我發現她家有十幾間房子。

在上海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擁有十幾套房子就意味著妳可能擁有上億的資產。

在此之前,我壹直有壹個信念:只要我不斷努力,我就能擁有我想要的,我也能比很多人更優秀。

然而,那壹刻,我意識到了自己想法的幼稚:有些人即使剛剛步入職場,也已經擁有了我可能要奮鬥壹輩子才能得到的東西。

壹瞬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壹直走在壹條虛無縹緲的“比較”路上。

這條路並沒有給我帶來滿足感、幸福感和活力。反而時不時給我帶來痛苦,虛弱,無力感。

之後根植於內心的“攀比”執念壹點點分崩離析,我也走上了壹條“無心攀比”的人生道路。

從此,在這條路上,引導我的不再是別人的能力和境遇,而是來自內心的呼喚。......

— 1?—

人們天生喜歡比較。

心理學指出,人天生愛攀比,我們天生如此。

因為只有通過比較才能確定自己的位置,才能知道自己是誰。

其實從我們小的時候就開始了。

小時候,父母和老師都喜歡拿我們和別的孩子比。

“妳看某某的學習成績多好。再看看妳。”

“我同事的女兒這次數學考試得了滿分。為什麽只考了85分?”?

“人家孩子不僅學習好,體育成績也很優秀。怎麽可能學得好,體育這麽差,連800米都跑不動?”

於是,我們在日復壹日的攀比中成長,最終養成了“事事拿自己和別人比”的習慣——不僅拿自己和同學比,還拿自己和同事、鄰居或親戚比,比較的範圍從童年的考試成績擴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後工作、工資、職位、房子、車子、老婆、孩子……都成了攀比的對象。?

“就算我努力壹輩子,也比不上他30歲的成就。”?

“妳看看我同學的老公,多有前途啊,我同學現在天天住別墅,開著瑪莎拉蒂。再看看妳,妳是混什麽的?”

妳壹輩子都把自己困在壹個“和別人比”的遊戲裏。

然而,這個遊戲沒有真正的贏家。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有比妳更年輕,更漂亮,更有才華,更有錢的人。

同時,也正是因為永遠贏不了,所以內心總會時不時充滿失敗和不滿,痛苦、失落、煩惱和糾結如影隨形。

這樣,妳就在不斷地遭受著反復的“不由自主”的比較。

1)攀比和自戀

人是自戀的。

但大多數人都是“虛擬自戀”。

虛擬自戀說的是妳的自我價值感與外在條件密切相關,比如外貌、身材、金錢、社會地位、名氣等等。

所以,當妳外在條件好的時候,妳的自戀就會爆發,當妳外在條件變差的時候,妳的自戀就會受到極大的打擊。

實體自戀是:妳的自我價值感,妳覺得“我很好”的那種感覺是壹種很真實的東西,就像壹個實體,不會因為外界條件的變化而受到很大的損害。

如果妳的自戀主要是虛擬的自戀,那麽妳就會特別容易和別人比較,因為只有妳比別人優秀,妳才會感覺良好。

當“我比別人強”的事實被打破,妳的虛擬自戀就會被摧毀,進而產生“我做不到”、“我很窮”、“我擅長失敗”的羞恥感。

所以,如果妳的自信和自我肯定是建立在“虛擬自戀”的基礎上,那麽必然是脆弱不堪的,壹遇到大的挫折就會立刻崩潰。

相反,如果妳的自信和自我肯定是建立在內心的強大之上,也就是“實體自戀”,那麽它們壹定是堅定的,堅不可摧的,它們能源源不斷地給妳註入能量。

2)對照組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跟我說,想把剛開了兩年的車換成特斯拉,但是又擔心換車後生活質量會受到影響。他非常猶豫。

我問他:“妳換火車為什麽這麽重要?”

他說:“我身邊的同事都開著奔馳、寶馬、奧迪、特斯拉,我不想繼續開我的車了。”

我又問他:“如果妳的同事都開和妳差不多的車,妳還想換嗎?”

他想了想說:“我不想換。”

我朋友是典型的“攀比司機”。

這種物質可以帶給他壹種身份價值的判斷,通過這種判斷,他可以感受到壹定程度的心理滿足。

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的價值真的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不斷的比較。

不僅如此,我們的比較往往是通過和自己相似的人來進行的,我們有自己的“比較組”。

就像妳不會和世界首富比財富,也不會和拾荒者比幸福。妳只會和和自己相似的人比較,尤其是妳的同學,同事,朋友,鄰居。

只有當妳覺得妳的房子比他們的大,妳開的車比他們的好,妳的名牌比他們的多,妳的孩子學習比他們的好,生活似乎比他們的好,妳才會感到幸福和滿足。

否則,妳會感到痛苦。

只不過當妳通過努力躍上另壹個層次的時候,妳就不再與之前的“比較群”相比,因為妳有了新的壹群“比較群”,所以妳會再次陷入新壹輪生活水平更高的“比較”中。

這個世界上總會有更高層次的“比較群”。即使妳做到了馬立克雲和馬花藤,妳也會發現,在他們之上還有壹個更高層次的“對比組”。

壹座山仍然和另壹座山壹樣高。就這樣,妳壹直在努力賺錢,卻永遠不會滿足。

3)無法關註自己生活的“對齊”。

子曰:“壹個讀書人,如果對道感興趣,對那些吃不消的人感到羞恥,光是說說是不夠的。”

孔子說:有誌之士,既然有心追求道,但同時又恥於自己的衣食不如別人,就沒有必要和他談道。

為什麽?

“有誌於道”就是要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麽,自己的誌向和生活目標是什麽。

在孔子看來,壹個人壹旦知道了自己的人生“正心”,就會認認真真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可能和別人比。

相反,如果這個人還在比較,說明他說的是假的,沒必要再和他說話。

這看起來很殘酷,但仔細想想卻是真的:當妳過分關註別人的時候,妳就失去了生活中的“正心”。

當妳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擁有和別人壹樣的物質財富上的時候,妳就很難找到時間去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比如發揮妳的創造力,比如深入思考,比如實現妳的人生願景和目標。

如果妳眼裏看到的都是別人的生活,妳常常羨慕別人的衣食住行都比妳好,那麽妳就會失去生活中的“正心”,最後壹事無成。

所以,我們都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正心”。

其實我們的人生願景和目標就是我們人生的“正心”,所以妳要做的就是:瞄準自己的“正心”,努力,成長,生活,工作。

(插畫:泡飯)

— 2 ?—

?我們做什麽呢

錯誤的比較不僅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痛苦和煩惱,還會成為我們成長發展的嚴重障礙。那麽,面對自己的比較,我們該怎麽辦呢?

1,尋找真正的偶像

如果“攀比”是根植於我們身體的基因,如果非要攀比,那我們就可以和真正的偶像攀比。

什麽是真正的偶像?

在這裏,我說的不是歌手和電影明星,而是壹種生活模式。

有沒有壹個人的生活正是妳想要的?他的人生意義正是妳所向往的?

如果有,那麽他就是妳的人生楷模,也是我所說的“真正的偶像”。

這時候妳可以把他當做偶像,以創造和實現自己的人生為目標。從此以後,妳就天天和他比。

如果妳的偶像是孔子,那麽妳要比較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欲人之道,不可不為也。”的培養。

如果妳的偶像是莊子,妳要比的是“離形而知,同大同”之道,超越世界的心靈和境界。

當妳這樣比較的時候,妳的成長會很快,妳的痛苦會很快減少。

所以,我們可以比較,但不要和身邊的“比較群體”比較,也就是同學、同事、朋友。

因為長期和“比較組”比較,會把我們限制在壹個很狹小的空間裏,尤其是妳的“比較組”水平本身壹般的情況下。

相反,如果我們能與真正的偶像和人生的楷模相比較,那麽我們就能不斷地實現自我的成長和超越。

2.與自己比較

當我們有了壹個不相上下的偶像,我們就可以每天朝著那個方向前進壹點點。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拿自己和自己比較。

自己和自己的比較是怎樣的?

這裏比較的對象不是“我今天是不是比昨天多賺了壹點錢”,而是“我今天是不是比昨天多長了壹點”。

當然,我們不需要每天對比自己。我們可以把自我比較的頻率延長到壹周。

而這些潛移默化的成長,可能是多學了壹門知識,可能是多掌握了壹項技能,也可能是底層能力的壹點點進步。

甚至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先感受到痛苦和障礙,然後才會意識到這種潛在的進步。

這時候這種痛苦和阻礙其實是壹種進步,只是為以後的壹個突破或者頓悟提供積累。

這些都是非常好的自我比較,可以幫助我們朝著自己想去的方向前進。

3.從有限遊戲到無限遊戲

人生有兩種遊戲。

壹個是有限博弈,壹個是無限博弈。

什麽是限定遊戲?

上面寫著妳壹直活在社會主流價值觀中,以“贏或者比身邊的人更優秀”為人生目標。

年輕的時候,有的是時間。妳有夢想,對未來有期待,相信生活的無限可能。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妳被各種主流價值觀綁架了,不自覺地把人生目標變成了“比身邊的人過得更好”,於是妳壹頭紮進了壹個又壹個有限的遊戲中,把所有的夢想和無限的可能都拋在了腦後。

這個時候,妳的選擇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艱難,妳往往會開始有壹種壹步不慎就滿盤皆輸的危機感。

年輕的時候,很容易做出談戀愛、跳槽、留學的決定。現在,妳做的每壹個決定背後的機會成本都在與日俱增,妳決定壹定不能繼續任性。

有限遊戲的本質是,妳在用自己的選擇和可能性來換取與周圍人相比的“勝利”,妳在通過放棄“妳真正的自由”來獲得“別人眼中的勝利”。

所以,當妳還遠沒有走到人生終點的時候,妳就已經決定了人生的終點。

那什麽是“無限遊戲”?

《無限遊戲》不以贏或比身邊的人優秀為目的,而是積極參與生活的夢想和追求,並以延續為目的,因為妳相信生活的無限可能。

(插畫:泡飯)

“有限遊戲”會讓妳在學歷、工作、職位、房子、車子、孩子等方面和別人比較。

《無限遊戲》會從這個角度把妳拉回來,啟發妳和自己玩壹個有趣的遊戲,比如追求智慧的遊戲,或者創造美和藝術的遊戲。

所以,當妳選擇參與“無限遊戲”,過high的生活,妳就可以停止和身邊的人攀比,停止以贏為人生目標。

臨終遺言

對於很多人來說,攀比心態需要時刻保持警惕。

因為我們很容易只註意到別人在我們前面或者後面的什麽地方,從而迷失方向。同時也容易把我們局限在比較狹窄的範圍內,從而失去生活的更大可能性。

如果妳能把自己的攀比之心從“與攀比群體攀比”轉變為“與偶像攀比”,從“與他人攀比”轉變為“與自己攀比”,從“有限”轉變為“無限”,那麽妳的人生將是非常大的壹步。

* * *隨妳。

-結束-

作者艾菲介紹鵬博學院創始人“只做影響妳人生的課程”&;CEO,思想深邃的暢銷書《直擊本質》作者,多家企業創始人&;CEO個人成長教練,蓋洛普全球認證優勢教練,國際教練協會(ICF)認證專業教練,美國世界500強企業前大中華區市場部負責人,20萬讀者《艾菲的理想》微信官方賬號創始人兼主要作者。

  • 上一篇:《什麽東西不見了》教案
  • 下一篇:目前誰的電視盒子最好?老關終極PK小米、天貓、泰捷
  • copyright 2024遊戲中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