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遊戲中心平台 - 遊戲盒子 - 開拓地質資料服務領域

開拓地質資料服務領域

蘇白燕 翟樹紅 朱華中

(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

摘要 本文對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社會化服務現狀進行了闡述,分析了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社會化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並為提高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水平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地質資料 服務現狀 問題 原因 對策 建議

為了更好地履行地質資料工作者的職責,我們應對地質資料服務領域和方式有壹種新的思考、新的認識,調整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措施,從而為今後工作建立明確的信息服務方向。

1 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社會化服務現狀分析

1.1 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館藏地質資料現狀

1.1.1 館藏成果地質資料情況

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以下簡稱資料館)是全國各省級地質館藏機構中館藏地質資料數量最多的省級地質資料館,截至2014年6月底,館藏成果地質資料***19900種,涵蓋了地礦、石油、煤炭、冶金、有色、建材、核工業等部門60多年來積累的地質工作成果,館藏成果地質資料分類情況如表1。

表1 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館藏地質資料的類別及數量

館藏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情況:館藏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資料包括新匯交的電子文件和圖文數字化掃描老資料形成的電子文件,截至2014年6月底,館藏合格電子文件1669種,數據量為451.3 GB;掃描數字化電子文件18213種,數據量為2098.7GB,全部數據都已對外提供服務。

1.1.2 館藏原始地質資料情況

資料館從2013年開始接收原始地質資料電子文件,截至2014年6月底,館藏原始地質資料電子文件118檔,數據量125.34 GB。

1.1.3 館藏地質資料信息數據情況

資料館館藏有地質資料目錄數據庫和圖文地質資料數據庫,館藏有中國地質調查局分發到我省的全國1:250萬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全國1:500萬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全國1:600萬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全國1:50萬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全國地質工作程度數據庫、四川省礦產地數據庫、四川省1:20萬區域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四川省1:20萬水文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四川省區域地球化學數據庫、四川省區域重力數據庫、四川省1:20萬自然重砂數據庫等11個基礎地質資料數據庫,都已向社會提供利用服務。

1.2 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服務現狀

1.2.1 服務方式類別

1)目錄檢索服務。可分為互聯網檢索和館內檢索兩種。互聯網檢索直接進入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網站()和四川省國土資源廳網站(),進入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網站進行檢索。館內檢索是在資料館內局域網進行。對於館藏資料目錄數據,用戶可以在網上進行瀏覽、查詢及下載包括內容摘要在內的目錄信息。

2)借閱服務。用戶按照規定辦理借閱手續後,可在資料館閱覽室內進行,提供地質資料的復制和加工服務。紙質資料借閱服務:提供目錄、全文的瀏覽、借閱等服務。電子閱覽室服務:可以在館內電子閱覽室查詢、瀏覽數字化的資料目錄及全文。

3)復制與加工服務。資料館可通過數據處理、拷貝、復印、打印、掃描、噴繪等方式為用戶提供地質資料的復制與加工服務。

4)訂單服務。用戶可通過電話、傳真、電子郵件、郵寄等方式訂購地質資料。對於公開性資料,用戶可將所需資料的用途、名稱、檔號或圖幅號、格式要求等發送到資料館;對於非公開性資料,用戶應將單位介紹信、身份證復印件、《涉密地質資料借閱復制證書》復印件以及所需資料的用途、名稱、檔號或圖幅號、格式要求發送到資料館,資料館收到材料審核通過後,負責加工復制資料並負責郵寄。

5)專題服務。可根據用戶提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地質資料利用服務需求,對館藏資料及數據等信息資源進行查詢檢索、數據加工制作及綜合編研,以目錄、摘要、全文、地質圖件、數據光盤、編研成果等方式提供給用戶。

6)技術咨詢、宣傳服務。通過現場、電話、電子郵件、QQ交流群等方式對資料數據等信息資源的借閱、利用、服務以及匯交中的所有問題進行咨詢服務。對匯交的地質資料及時匯編、綜合,介紹、匯總最新成果,提供宣傳、贈送服務。

7)電子文檔制作服務。在地質資料匯交工作中,為匯交人提供電子文檔修改、制作服務。

1.2.2 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現狀

1)地質資料在線服務情況。資料館建立了獨立的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網站,公布了資料館的聯系方式、地質資料目錄信息、業務動態、法律法規、政策文件、技術標準、借閱利用辦法等信息,開辟了地質資料專題服務欄目,為社會提供最新、最快、最全的信息服務。僅2014年上半年,網站地質資料目錄查詢服務達到3790人次,網站訪問量25453人次,截至2014年6月底,資料館網站服務訪問量累計達200835人次。目前地質資料利用方式已從傳統的到館借閱逐步向通過網絡進行查詢下載利用轉變,現代網絡服務在整個服務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資料館還通過網絡建立咨詢服務 QQ交流群,交流解答地質資料各項業務工作和服務問題。

2)館藏地質資料信息服務情況。資料館積極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建設,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建立了四川省地質資料目錄數據庫、圖文地質資料數據庫,建立了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臺、地質資料信息集群化***享服務平臺、地質資料管理信息系統、地質資料電子閱覽室,極大地提高了地質資料信息化水平。切實為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重要基礎設施建設、民生工程建設、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等擴大內需項目做好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為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做好地質資料信息服務。

3)服務對象滿意度情況。2013年資料館向包括廳各處(室、局)、直屬事業單位、各市州(局)、擴權強縣(市)及部分地勘單位***發放了問卷調查表,收回問卷的統計結果顯示:在“提供的檔案資料質量”方面,評價“很滿意”的占反饋意見的67%,“滿意”的占28%,“壹般”的占5%;在“檔案資料借閱的服務態度”方面,評價“很滿意”的反饋意見的70%,“滿意”的占25%,“壹般”的占5%;在“館檔案資料借閱流程”方面,評價“很滿意”的反饋意見的61%,“滿意”的36%,“壹般”的4%;在“館檔案資料服務效率”方面,評價“很高”的占反饋意見的57%,“高”的占33%,“壹般”的占9%,“不高”的占1%;在“檔案資料能否滿足需要”方面,評價“能”的占反饋意見的75%,“基本能”的占25%;在“目前的服務方式是否滿意”方面,評價“很滿意”的占反饋意見的59%,“滿意”的占36%,“壹般”的占5%。現有資料老化、借閱利用不方便是被調查人員反映比較強烈的突出問題。

1.2.3 資料館地質資料服務趨勢分析

資料館通過傳統窗口、電子閱覽室、網絡、電話、傳真等多種形式開展服務,服務水平得到很大提升。通過分析可以看出以下趨勢:

1)資料館地質資料日常服務量巨大。近年來,資料館地質資料需求保持在壹個穩定的水平,地質資料傳統服務量巨大(表2)。

表2 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2011~2013年地質資料利用情況表

2)地質資料的服務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借閱服務正在由以紙質借閱為主向以電子借閱為主跨越。資料館早已搭建起“成果地質資料電子閱覽室”,2012年又對電子閱覽室進行了改造和系統更新升級,系統的服務資源更加豐富,截至2014年6月底,電子閱覽室可提供查詢服務的目錄數據19900條,文件級成果地質資料數據19738份,實現了由以紙質借閱為主向以電子借閱為主的跨越。

3)地質資料網絡服務成為重點,在線服務進展顯著。2009年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網站建立,當年網站訪問量即達6萬人次,在線瀏覽量歷年來穩步上升(表3)。

表3 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2009~2014年上半年網站訪問量統計表

4)資料數據加工處理服務量巨大。根據近年來資料館提供的地質資料復制加工服務情況表所示,資料數據加工處理服務量巨大,正逐步由紙質資料復制向電子數據拷貝轉變。

表4 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2011~2013年地質資料利用加工統計表

2 資料館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2.1 政策不配套,服務觀念落後

2.1.1 政策法規及工作規程規範不配套

現有的政策法規多是從國家角度提出的宏觀管理政策和要求,不能滿足地質資料服務過程中對政策法規的需求,缺乏相配套的實施細則或技術要求。如地質資料數據管理與服務政策尤其是數字化地質資料法規不配套,嚴重地制約了大量地質圖件的社會化服務工作。有關地質資料保密、保護的政策法規不配套,制約了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的開展。例如,由於涉及基礎地理信息(經緯度、地形、地名等要素)的保密問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各類地質成果圖件難以直接向社會提供公開服務,致使大量公益性地質資料難以向社會提供公開服務。地質資料數據客戶服務政策和機制存在很多不足。地質產品價格機制不健全,服務收費不規範;未制定客戶服務計劃和建立服務反饋機制。

2.1.2 地質資料信息開發服務觀念比較落後

幾十年地質資料被動服務方式根深蒂固,資料館基本仍處於保管和借閱服務階段,對地質資料開發重視不夠,地質資料開發與服務觀念未跟上形勢發展,沒有足夠重視服務建設;在資料管理者方面,存在地質資料限於政府開發與服務多,推動社會力量投入產業化發展少;被動服務多,主動服務少,與實際需求相脫節;強調館藏機構建設多,推動行業發展少;強調基礎服務多,引領全行業資料信息發展少等現象。

2.2 現有地學數據與信息產品貧乏,開發層次不高

2.2.1 館藏圖文地質資料數據數字化層次不高

目前,資料館館藏成果地質資料有2萬余種,長期以來,這些資料壹直是以紙介質保存,老化磨損嚴重,資料館雖已完成館藏所有地質資料的掃描數字化工作,但紙質資料和掃描圖文通用性差,跟不上形勢要求,急需通過新型的集成技術,整合形成可用的資料信息。

由於受體制與部門、單位、個人利益的制約,部分地質資料匯交人不及時保質保量匯交資料,相當壹部分數據資料長期分散在部門、企業或個人手中,尤其是大量數據庫沒有及時向資料館匯交,壹些單位即使匯交了部分資料,也不是最終、最新、最全的資料,這些問題造成資料館沒有充足、最新、準確的權威資料和數據,現存資料缺種斷檔的情況突出,影響了社會化服務的水平提高

2.2.2 新形成數據及具有重要實用價值的地質圖建庫工作程度低

近年來產生的大量原始數據和成果數據,未及時數字化建庫,特別是野外地質調查各項工作所采集的原始資料散落在承擔單位,基本沒有開展建庫工作。在壹定程度上,原始資料數據比成果資料更為重要,這部分資料不能提供社會開發利用,是很大的浪費。目前,資料館館藏僅有中國地質調查局分發到四川省的11個基礎數據庫。

2.2.3 資料館地質資料深層加工開發欠缺

目前資料館現有館藏地質資料數字化積累不足,質量不高,基本停留在數字化掃描階段,沒有進行平面矢量圖開發,沒有進行地質資料信息資源的深層加工和開發,沒有將地質資料信息資源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產品,不能滿足國家及社會發展對地質數據需求及質量的要求,已成為提高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水平的嚴重障礙。

2.3 資料館地學數據與資料信息***享程度低

2.3.1 網絡化推進速度較為緩慢

資料館近年來雖然積極推進網絡化建設工作,建立了獨立的四川省國土資源資料館網站,建立了地質資料信息集群化***享服務平臺,但與全國網絡化推進趨勢相比進展緩慢,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地質資料需求。

2.3.2 地質資料信息***享程度低

資料館依照國土資源部統壹部署,地質資料信息***享服務平臺建設基本完成,但還沒有形成責、權、利統壹的服務機制。與地礦相關的各行各業均建立了大量的信息系統,但業務處理系統相互獨立,數據信息分散管理,形成信息孤島,存儲、維護、服務所依賴的技術、系統大量異構,標準化程度低,大大增加了數據信息的管理和成果應用的難度,分散在不同專業、不同單位的地質資料不能有效提供服務,導致大量用戶查詢困難、使用困難。分散的數據組織管理模式必然導致信息***享程度低、資源浪費等問題。信息資源的擁有量和能夠提供在線服務的信息量相比極不匹配,成為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進壹步發展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2.3.3 專業數據庫缺乏統壹管理

資料館館藏地學數據庫缺乏統壹的規劃部署與技術標準要求,數據庫的存放和管理沒有統壹法規和要求,缺乏數據交換和***享政策,館藏的數據庫很難綜合利用。

2.3.4 數據庫更新維護機制不健全

已經建設完成的基礎地質數據庫,缺乏有效的數據庫更新維護的機制,不能夠實現數據的及時更新,導致數據的利用率不高,有的甚至變成了死庫。

2.4 地質資料集群化、產業化程度低

2.4.1 地質資料信息綜合集成程度低,市場化開發服務弱

我們的地質資料服務沿襲了傳統的資料管理服務方式,突出強調公益服務,存在服務信息分散、服務方式單壹、服務主動性創新性不夠等問題,在資料的二次開發、專題開發等方面問題尤為突出。地質資料信息商業化開發難度高,成本大,沒有形成地質資料信息規模產業,需要大力開發系列產品。資料館現有服務能力不能滿足社會對地質資料的需求,需要大力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大力開發利用海量的地質資料,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滿足社會需求。

2.4.2 現有制度與標準規範不能滿足產業化服務要求

統壹規劃、統壹標準是地質資料集群化產業化的重點,在地質資料信息集群化產業化建設的過程中,標準是關鍵,應用是核心,盡管已基本形成了壹些地質資料、國土資源信息等標準,但這些標準遠不能滿足地質資料信息化建設、集群化產業化服務的要求,標準體系不健全,信息服務方面的標準或規範嚴重缺乏,沒有壹體化的地質資料信息服務標準,就無法建立壹體化的服務體系,制約了地質資料信息的綜合壹體化管理和應用。

2.5人力資源不足,日常經費短缺

2.5.1人員力量不足

近年來,資料館壹方面業務範圍不斷擴大,另壹方面現有各項工作專業要求、工作量和技術難度不斷增長,如數據庫和軟件系統的升級,數字填圖成果及各專項工作的資料匯交驗收,館藏多介質資料的維護和保管,網站建設,***享服務平臺的建設,地質資料數據的服務加工等各項工作,急需壹批既懂地質又有資料業務方面專長的專業技術人才。然而,資料館現有從事地質資料業務工作人員數量僅有6名,人員數量少,學歷偏低,專業結構不合理,資料服務編研能力、管理和開發服務能力弱,難以深入開展地質資料的綜合研究,特別是資料的二次加工、深度研發等方面的工作,已嚴重影響資料館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水平的提高。

2.5.2日常經費短缺

資料館日常撥款只是保障人員的工資和日常的事業費,資料業務經費短缺,只能保障應付日常地質資料管理,或應急上級部門的工作,對社會的相關需求不能及時滿足,服務水平低,不能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給資料工作帶來的巨大變化,大量基礎性工作無法開展。

3 提高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水平的對策和建議

通過對資料館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現狀、問題及原因剖析,對提高資料館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水平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3.1 改變服務觀念

3.1.1 更新服務觀念

地質資料服務具有多領域、多功能、專業性、實效性強等特點,資料館應樹立最終成果與階段成果服務並重,常規服務與專題服務相結合服務體系。為此,要積極更新觀念,轉變角色,促進地質工作多專業、多領域、多單位人才、技術、裝備的集群結合,開發系列服務產品,延長地質工作服務產業鏈,以產業化思維推動資料信息開發利用與服務。在做好傳統服務的同時,利用網絡等現代服務方式開展服務,開展資料網絡檢索、瀏覽、下載、訂購等,實現集群、分布相結合的服務。

3.1.2 提升服務能力

1)要切實加強管理。隨著地質信息服務方式的不斷改變,資料館要建立和健全資料管理和社會化服務的各項制度、規範和協調信息服務的各個環節,完善資源***享、資料安全與保密、數據維護與管理等的有關制度,使資料信息利用和服務有章可循,保證資料社會化服務工作的順利實施。

2)要積極提升服務能力。從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模式等方面積極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提升服務能力。服務內容上,力爭從單壹的紙質資料借閱、簡單的電子數據服務向數字資料信息的快捷提供、網上資源的大力開發、數據資源的專題、深度加工服務轉變。服務方式上,力爭從館內閱覽、咨詢服務向電子閱覽室服務、網上信息遠程服務轉變。在服務模式上,要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隨機服務為重大項目全過程參與式服務,變壹般性服務為特色化、個性化服務。

3.1.3 面向需求,積極拓展服務範圍

以政府管理工作需求、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公眾的需要作為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出發點和依據,加大為政府服務和社會公眾服務的力度。要明確“為誰服務、服務什麽”的問題,要把需求滿足程度作為檢驗工作效果的標準和落腳點。下決心改變產品服務方式單壹,服務技術手段較落後的局面,豐富數字產品、數據處理、技術咨詢服務等多元服務內涵。擴大服務範圍,為政府機構、地質科研機構、礦山企業和個人提供豐富多樣產品服務。

3.2 加強地質資料信息資源聚集,豐富館藏資源

3.2.1 加強地質資料匯交工作

1)加強資料匯交工作。地質資料服務資源的不斷積累與更新是地質資料服務工作的基礎和關鍵環節。因此,要加強地質資料匯交工作,采取各種措施積極開展資料的匯交和清欠工作,把各類地質工作形成的地質資料收集上來。同時,要加強地質資料匯交質量(尤其是電子文檔質量)的檢查驗收工作,保證為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提供高質量的資料數據源。積極推進四川省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臺建設工作,切實發揮匯交監管平臺的作用。

2)加強原始地質資料的匯交工作。原始地質資料不論從其屬性和利用價值上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而大量原始地質資料由基層地勘單位管理,不能有效地提供社會利用。依照《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國土資源部第16號令)、《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進壹步加強原始地質資料管理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12〕57號)及四川省國土資源廳辦公室《轉發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進壹步加強原始地質資料管理的通知》(川國土資辦發〔2013〕12號)的規定,資料館要切實加強原始資料的匯交,做好原始地質資料的驗收、保管和服務工作。

3.2.2 推進館藏圖文地質資料數字化和研發工作力度

1)進壹步加強地質資料數字化工作力度。進行館藏地質資料矢量化工作的可行性研究,啟動館藏重要地質資料矢量化試點工作。

2)加大資料數據加工處理、研發力度。積極開發區域地質圖系列產品,基礎地質、礦產地質等數據產品,災害地質、環境地質等專題性數據產品。緊密圍繞擴大內需項目、整裝勘查項目、潛力評價項目、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等重大專項組織力量,開展成果地質資料、原始地質資料等專項再開發、再研究。圍繞礦產資源規劃、地質勘查規劃、礦業權管理、國土規劃等工作需要,開展專題性地質資料深度綜合開發利用。充分運用現代理論、方法和技術,開展綜合分析研究,進壹步整合、加工數據資源,提高對以往地質工作研究的程度。

3.3 推進地質資料信息***享平臺建設

3.3.1 推進網絡化進程

加強資料館網站建設,積極推進網絡化進程,提升網絡服務能力,實現地質資料信息的網絡化目錄查詢、空間查詢和檢索、瀏覽。開展“壹站式服務”研究,實現分布式信息資源的集成服務。

3.3.2 推進地質資料信息***享服務平臺建設

資料館要依照《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地質資料信息集群化***享服務平臺建設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12〕26號)的要求,進壹步推進地質資料信息***享服務平臺建設,依托互聯網,形成以國土資源部門戶網站為龍頭的網絡化服務體系,將保管在館內的非涉密地質資料信息發布於互聯網上,提供地質資料目錄查詢、公開地質資料圖文***享數據服務和依申請服務與產品數據服務等多層次服務,形成全方位的地質資料服務格局,努力提高地質資料數據***享和利用程度,為管理部門、企業和公眾提供更加高質量的地質資料信息服務。

3.3.3 探索建立地質資料信息長效機制和更新維護機制建設

政策、法規和機制建設是地質資料信息***享的有力保障。目前,以信息保密管理辦法為代表的部門規章制度使用比較成熟,但缺少適用於地質資料信息***享的政策法規和管理辦法,急需建立保障地質資料信息***享的長效機制,探索建立數據更新維護機制。

3.4 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

3.4.1 建立健全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體系

按照《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工作方案>的通知》(國土資發〔2010〕113號)要求,積極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體系建設。以社會需求為向導,以提高地質資料管理水平和地質資料信息社會化服務能力為目標,構建廣泛服務社會、靈活多樣的服務新機制。通過對地質資料信息進行集群開發,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系列、權威、集群化的地質資料信息產品,以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促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業化發展,以提供公***服務產品為基礎,以地質資料增值服務為擴展,逐步形成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業。

3.4.2 加快建設四川省地質資料數據中心

依托全國地質資料館,加快推進四川省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形成地質資料數據資源的積累存儲、加工處理、研發服務壹體化,構建以國家級、省級和專業地質資料數據中心為主體的網絡服務與信息***享體系。搭建網絡平臺,與國家級、專業分中心和行業分中心實現資料數據的統壹、協調和規範化管理。

要以館藏資料和數字資源為依托,以傳統的閱覽、復印等服務方式為基礎,借助先進的信息利用和加工技術手段,提供館內的電子閱覽室瀏覽、信息數據的分類和加工、專題等服務。網上服務將為用戶提供目錄數據查詢,數據網上發布及下載,用戶網上分級***享服務以及全文獻網上檢索、遠程訂制數據等服務。

3.5 推進資料館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保障措施建設

3.5.1 加快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

人才是實現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目標的基礎。目前,資料館人員嚴重不足,應對日常工作已很困難,難以開發更多的服務產品,導致資料館目前的服務多是“原生態”的服務,從匯交人那裏收來什麽就為閱者提供什麽,沒有對地質資料進行開發利用或深度加工,更談不上形成滿足不同需求的系列服務產品。

要改變這種狀況,資料館需要造就壹支規模和結構能夠適應現代服務需要的技術隊伍。要采取切實措施,開展“送出去”與“請進來”、定期與不定期、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等多種形式的培養,大力普及信息技術知識,努力提高地質資料工作人員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要通過引進、培養、聘請和加強對現有人員的崗位培訓等形式,逐漸形成以既懂地質,又懂信息技術,同時也懂檔案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為帶頭人,以大量具有專業技能和高素質的從業人員為基礎的人才結構。要力爭通過對人員結構的調整和人力資源的整合,使資料管理和服務人員的年齡結構、專業結構和知識結構趨於合理,總體能適應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要求,為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3.5.2 加大地質資料日常性基礎業務經費投入

地質資料管理工作是壹項公益性地質工作,產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是長期和潛在的,其工作性質決定了對經費的需求是日常工作經費而不是單純的項目經費。多年來,資料館日常工作經費嚴重不足,遠遠不能滿足地質資料現代化管理和服務工作的需要。

資料館作為公益性事業單位,應保證人員經費和日常業務工作經費。同時,隨著國家對地質資料的日益重視程度,財政應當增加資料館經常性事業經費額度,加大資料館地質資料日常性基礎業務的經費投入。還可以明確撥付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的專項經費,專門用於地質資料的管理研究、綜合編研、開發利用和公***服務。

3.5.3 加強對外宣傳

資料館要切實加強對外宣傳,塑造新形象。切實加強地質資料的對外宣傳工作,要把館藏情況和所提供的服務向社會廣泛宣傳,讓政府部門、社會公眾更進壹步地了解資料館及其提供的服務,使人們了解地質資料工作,擴大地質資料的用戶群體。

  • 上一篇:《英雄聯盟》什麽叫節奏?
  • 下一篇:水草遊戲
  • copyright 2024遊戲中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