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遊戲中心平台 - 遊戲攻略 - 《前線》簡析

《前線》簡析

《前線》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蘇聯作家柯涅楚克(1910—1972)的三幕劇作。劇本圍繞什麽人來指揮戰爭的問題展開劇情。前線總指揮戈爾洛夫墨守成規,不適應領導現代化戰爭。他的弟弟和兒子都勸他不要再擔任總指揮,但他拒不聽勸說,也不接受下屬的建議方案,致使戰爭初期蘇軍失利。莫斯科總部下令撤換戈爾洛夫,任命指揮得力的年輕的奧格涅夫為前線總指揮。劇本的背景是衛國戰爭初期。1942年蘇軍前線幾乎處於崩潰的狀態,劇本對蘇軍失利的原因作了嚴肅的思考。通過對前線戰況的描寫,反映了當時紅軍已具備了由防禦轉向進攻的客觀條件,但還缺乏現代化作戰的能力;進而提出要提拔年輕有能力的指揮員參加現代化戰爭的領導,才能取得勝利。劇本還揭示了革命發展的普遍規律:只有不斷學習,才不會被時代淘汰。

戈爾洛夫本是內戰時期的老幹部,他忠於革命事業,勇敢頑強,有犧牲精神,但愛擺老資格,輕視軍事科學知識,看不起年輕有才能的將領,不懂現代化戰爭的特殊性,仍抱住內戰時的遊擊戰經驗不放。他的指導思想是,“只要行動,不要思考”,因此在新的、現代化戰爭面前表現出無知、狹隘、指揮不力。年輕的奧格涅夫既珍視內戰的經驗,又認真學習現代化戰爭知識,具有全局的戰略眼光和指揮現代化戰爭的出色才能,挽回了因為戈爾洛夫指揮不力而造成的失敗局面。特別是他愛惜戰士的生命,既狠狠打擊敵人,又避免了無謂的犧牲,是個深得戰士擁戴的成熟的指揮員。

劇本情節緊湊,語言簡潔。通過富有表現力的場景和語言,使人們清楚地了解到戰爭初期的形勢,引起人們的關註和思考。劇本運用鮮明的對比方法成功地塑造了奧格涅夫和戈爾洛夫兩個截然不同的指揮員形象。特別是奧格涅夫的描寫筆墨不多,但形象豐滿,他機敏、果敢、判斷力強,出色的組織、指揮能力等特點躍然紙上,是蘇軍優秀指揮員的典型。劇本密切配合戰事的進展,尖銳地揭露了革命隊伍內部的矛盾,切中時弊,對戰爭的勝利起了促進作用,因而榮獲1943年的斯大林獎。

  • 上一篇:介紹
  • 下一篇:賞析
  • copyright 2024遊戲中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