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遊戲中心平台 - 遊戲攻略 - 準噶爾盆地北部新生代構造活動特征及其對砂巖型鈾礦的控制作用

準噶爾盆地北部新生代構造活動特征及其對砂巖型鈾礦的控制作用

準噶爾盆地位於天山、東西準噶爾山和阿爾泰山之間,蓄含了豐富的石油資源,其基底為海西褶皺構造層,蓋層由晚古生界和中、新生界組成。新生代,由於印度與亞洲大陸的碰撞及其隨後的陸陸匯聚效應,準噶爾盆地周緣的褶皺山系,南側的天山和北側的阿爾泰山脈在新生代都發生了快速的隆升-剝露作用,新生代構造變動劇烈;盆地周緣的壹些大型斷裂帶,如盆地北側額爾齊斯河活動斷裂帶、東北側的二臺-可可托海斷裂帶、西北側的達爾布特斷裂及其盆地南緣的天山山前逆沖斷裂帶等新生代活動強烈,並控制了區域或局部地形地貌的形成與演化。然而對盆地內部的新構造活動研究相對較為薄弱,普遍認為盆地內部為相對穩定的塊體,新生代構造活動不顯著。

準噶爾盆地北部頂山地區是我國尋找可地浸砂巖型鈾礦遠景區段之壹,具有壹定的鈾礦資源潛力。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水成鈾礦理論引入以來,經過多輪鉆探找礦工作,在準噶爾北部的頂山地區,已經發現了層間氧化帶砂巖型鈾礦化點,有3個鉆孔見到了具工業意義的砂巖型鈾礦(圖2-6-17)。

圖2-6-17 準噶爾北部頂山地區區域地質構造簡圖及根據擦痕、節理統計推測的主壓應力作用方向圖

1—第四系;2—中新統索索泉組;3—始新統-漸新統烏倫古河組;4—古新統-始新統紅礫山組;5—侏羅系;6—古生界;7—花崗巖;8—實測和推測斷層;9—正斷層;10—節理、擦痕野外統計點位置及編號;11—主壓應力作用方向;12—礦化點位置

本節主要通過野外實地調查研究,結合遙感衛片解譯分析,探討該地區新生代構造活動特征,及其對地浸砂巖型鈾礦的控制作用,指出區域成礦有利的遠景地段。

壹、區域地質背景

準噶爾盆地位於天山、東西準噶爾山和阿爾泰山之間,其基底為海西褶皺構造層,蓋層由晚古生界和中、新生界組成。研究區位於盆地北部頂山地區(圖2-6-17),出露的地層主要是新生界,包括古新世-始新世紅礫山組、始新世—漸新世烏倫古河組,中新世索索泉組和第四系(圖2-6-18)。目前,本區砂巖型鈾礦的找礦目的層主要為古近系烏倫古河組。

紅礫山組(E1-2h)為壹套幹旱-半幹旱氣候下形成的河流相沈積物,沈積物總體上呈下粗上細、北粗南細的變化趨勢。底部為礫質沖積扇,往上過渡為砂質辮狀河,至曲流河沈積。巖性從底部的礫巖、粗砂巖、薄層泥巖的韻律層,變化為厚層砂巖和泥巖互層,至礫巖、砂巖、泥巖韻律層,厚約63~403m,頂部含有鈣結殼,不整合覆蓋於下伏的中-古生界之上。

古近系烏倫古河組(E2-3w)總體上為壹套濕熱條件下形成的、以河流相為主的灰色礫-砂-泥巖組合,總體上由北東往南西,粒度變細。其主體分布在烏倫古河南岸的廣大地區,厚度10~155m,其內發育大量的鈣結核,頂部有鈣結殼。可分為三個旋回,下部為礫質沖積扇體和扇緣沼澤沈積,巖性為礫巖、砂巖和薄層泥巖的韻律層,頂部有厚層泥巖,含炭化植物碎屑;中部為辮狀河及水下重力流沈積物質,由礫巖、砂巖及薄層砂質泥巖或泥質砂巖組成;上部為近端曲流河、淺水湖沈積,巖性下部為砂巖,上部為厚層紅色泥巖夾薄層砂巖。與下伏的紅礫山組成假整合或角度不整合接觸,或直接角度不整合覆蓋在古生界之上。

中新世索索泉組(N1s)為壹套幹旱炎熱氣候條件下形成的紅色-雜色細碎屑沈積物,以泥巖為主,含泥質砂巖、粉砂巖,富含碳酸鹽巖。研究區內出露廣泛,但壹般只保留在向斜的相對低窪處,往東南方向砂質層增多,出現砂-泥互層。為淺水平原湖泊和蒸發鹽漬沼澤沈積,間有河道砂體,部分地區為三角洲相。與下伏的烏倫古河組呈假整合或整合接觸,與下伏的紅礫山組、古生界以角度不整合接觸。平均厚度約60m。

第四系主要為壹套松散的沖積、洪積砂土堆積物,研究區內主要是上更新統的新疆礫巖(Q3x),不整合或假整合於下伏的第三系、中生界、古生界之上。

二、新生代構造活動特征

在新生代新疆處於南部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及其隨後印度板塊向北推擠、北部西伯利亞板塊不斷從NE方向向擠壓的聯合作用中,盆地南部的天山和北側的阿爾泰山新生代構造活動強烈,盆地內部新生代變形總體上不強,地形相對較為平坦,但喜馬拉雅運動在盆地仍有顯示,主要表現為間歇性沈積了不同時代的沈積地層,造成了地層間的角度不整合接觸,也導致了基底斷裂的復活,並而由此產生了壹些地表的破裂和斷塊的掀斜,造成了第三系輕微的褶皺變形,形成了獨特的多斷塊、多窪地的構造-地貌形態(圖2-619)。

(壹)地貌特征

準噶爾盆地北部基本上全為荒漠區,該區壹個典型的地貌特征是,在荒漠區內展布有眾多大小不同、深淺不壹的封閉型窪地,如黃花溝窪地、頂山鹽池窪地(圖2-6-19、2-6-20)、薩爾多依窪地等,和荒漠峽谷型窪地,如三個泉EW向峽谷型窪地等(圖2-6-20)。這些窪地地形較周圍地區明顯低窪,也是周圍地區暫時性地表徑流的匯集場所,但壹般都沒有出口,水只進不出。窪地的深度在100m以上,鹽池窪地為210m,黃花溝窪地為280m,最大的如三個泉窪地,可達350m。對於其成因,彭希齡(1987)認為這些窪地是流水和風***同作用的結果。

圖2-6-18 準噶爾盆地北部頂山地區新生代地層柱、沈積環境及其接觸關系圖

圖2-6-19 準噶爾北部遙感衛片圖像(ETM1.4.5波段)

①三個泉峽谷;②頂山鹽池窪地

經野外實地踏勘,筆者發現這些窪地和峽谷或者位於不同方向隱伏斷裂的交匯處,如黃花溝窪地位於NE走向克-夏斷裂帶的分支斷裂與隱伏的NW向斷裂、EW向交匯處;或者位於隱伏的東西向斷裂地表破裂處,如三個泉峽谷型窪地和鹽池窪地分別位於隱伏的EW向三個泉斷裂和吐茲多依拉斷裂通過處。

石油勘探資料表明,這些斷裂都是隱伏的基底逆沖斷裂。筆者認為正是由於深部的隱伏斷裂逆沖作用,控制了地表窪地或峽谷型窪地的形成:雖然隱伏基底斷裂逆沖作用切割的深度僅達到侏羅系,但造成了之上白堊系、新生界的上拱,從而使地表呈現為張性破裂(圖2-6-20),導致了固結不老、近似水平的白堊紀、新生代巖石張性破碎,並發育了大量的與深部斷裂密切相關的張性節理。地表暫時性的徑流從而不斷地沿其節理面、破碎面切割,搬運碎屑物質。暫時性的水流消失後,未來得及固結的碎屑物質,由於風暴的搬運而吹往它地。如此往復,形成了這種特殊的窪地或峽谷。因此,這種由於深部斷裂的逆沖推覆、導致地表張性破裂而破碎、受降水沖蝕及風力***同作用而形成窪地或峽谷的現象,也是本區新生代構造活動,結合大自然的流水和風力***同作用的結果。

圖2-6-20 準噶爾盆地北部深部逆沖推覆導致的地表形成窪地示意圖

(以三個泉為例,CD位置見圖2C-D)

Q3—晚更新統;N—索索泉組;E1-2w—烏倫古河組;E1-2h—紅礫山組;K—白堊系;J—侏羅系;C-T—石炭系-三疊系

(二)斷裂和褶皺構造特征

從TM合成圖像中(圖2-6-19),可以發現本區地貌平坦,新構造活動不強,但是也可以清晰地發現盆地內部發育了壹系列NWW-近EW、NE和NW走向的斷層。其中NE走向的斷層壹般都發育在研究區的西部,EW走向的斷層,發育在研究區的中部、盆地內部。另有少數隱伏的SN向和NW向斷裂。由於不同方向隱伏基底斷裂的發育,淺部地表的張性破碎而風化及其斷裂的掀斜作用(圖2-6-20),將研究區切割成地表淺部多個相互獨立、深部可能又相互聯通的塊體(圖2-6-17、2-6-19)。

大型的NWW-EW向斷裂包括了吐茲多依拉斷裂(圖2-6-17、2-6-19中的F1)、三個泉斷裂(圖2-6-17、2-6-19中的F2)和烏倫古河斷裂,皆是隱伏斷裂。吐茲多依拉斷裂(F1),是準噶爾盆地烏倫古坳陷北側的邊界,也是準噶爾地塊北部邊界殼層斷裂的組成部分。經地震驗證為壹組寬約500m,高角度的逆沖斷裂破碎帶,斷面北傾,傾角70°以上,斷距約900m,斷開最高層位為侏羅系,白堊系未見斷開。在地表,該斷裂通過處,可見壹系列泉水發育。在頂山鹽池北坡,該斷裂雖然沒有出露地表,但是深部斷裂的逆沖推覆,地表上拱,使白堊系及以上地層發生上拱形成掀斜褶皺,產生張性破裂,局部地段上覆的地層已經被剝蝕,另外地段仍保留掀斜褶皺,形成壹個向東張開峽谷型窪地(圖2-6-19中的①,圖2-6-21),成因可見於圖2-6-20。

三個泉斷裂(F2)位於準噶爾盆地的腹地,總體上呈近EW-NWW走向,也是壹條基底隱伏斷裂,具有長期的活動歷史。斷裂帶切穿了基底古生代地層,表現為壹條逆沖性質的斷層。由於斷裂的深部逆沖、淺部上拱,導致了地表的拉張破碎和斷塊的掀斜,形成了壹條約1~1.5km寬、幾十公裏長近EW-NWW向展布的大峽谷(圖2-6-19中的②),將準噶爾盆地壹分為二,其南側為第四紀沙漠覆蓋區,即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側為戈壁荒漠帶,峽谷帶地表有多個泉水沿斷裂帶展布。

圖2-6-21 頂山鹽池北坡吐茲多依拉斷裂的地表上拱褶皺和張性破裂帶

1—礫巖;2—砂巖;3—粉砂巖;4—泥巖;5—張性破裂帶;

Q3x—晚更新統;N1s—索索泉組;E2-3w—烏倫古河組

NE-NEE向斷裂帶主要分布於盆地的西側,最大的斷裂為克-夏斷裂帶,與吐茲多依拉斷裂帶呈“入”字型相交,是壹條在海西運動基礎上又經印支運動推覆斷裂帶(圖26-17、2-6-19中的F3),由壹系列舌狀滑脫體聯合組成。在研究區的小海子(吉力湖)的東南側,可見該方向的斷裂帶出露(F4)。斷裂帶下盤為石炭系的火山巖,上盤為索索泉組的紅色砂、礫巖。斷面傾向北西,傾角大約60°~70°。沿斷裂帶有壹系列泉水展布,同時可見索索泉組的紅色砂巖靠近斷裂帶產狀明顯變陡(圖2-6-22),指示了該斷裂新生代仍在活動。衛片解譯也可以發現,在盆地的西部有壹系列北東走向的線性構造。

盆地內部NE-NEE向斷裂發育不多。結合衛片解譯(圖2-6-19),在杜熱村西北烏倫古河的北岸,新發現了壹條NE走向的斷裂(圖2-6-17、2-6-19中F5,圖2-6-23)。斷裂帶走向NE60°,傾角近似直立,為壹條具有走滑性質的正斷層。斷層的南東盤為烏倫古河組的砂、礫巖,北西側為紅色泥巖(可能為索索泉組)。斷裂帶內發育有20~30cm寬的斷層泥,由紅色泥巖和砂巖組成,夾有上盤的礫巖。往北東方向追索,沿斷裂可見多個斷層陡坎,顯示了該斷層現今仍有活動。

研究區內總體上地層產狀平緩,壹般傾角都小於10,總體上傾向南西。傾角陡的地層僅見於斷裂帶兩側,是由於斷裂的掀斜作用而致,如頂山鹽池的北坡,烏倫古河組地層局部可達25°(圖2-6-21)。第三系組成的褶皺總體上不發育,主要是壹些十分開闊的平緩褶皺,如在頂山鹽池壹帶可見,主要由索索泉組紅色泥巖、砂巖層組成。

圖2-6-22 小海子(吉力湖)南東NEE向正斷層示意圖

1—礫巖;2—砂巖;3—火山巖;4—正斷層;Pz—古生代火山巖;N1s—中新世索索泉組

圖2-6-23 杜熱NEE向正斷層(F5)示意圖

1—礫巖;2—砂巖;3—泥巖;4—電子自旋***振測年采樣點;N1s—索索泉組;E2-3w—烏倫古河組

(三)節理和擦痕統計分析

為了進壹步確定主壓應力作用方向,野外對發育在烏倫古河組和索索泉組的節理進行了統計分析。所測得節理基本不切穿層面,傾角在80°以上,大都是直立的節理,為張節理或剪節理。室內進行統計分析,得到了節理走向的玫瑰花圖(圖2-6-24)。圖中可以得到,烏倫古河組中的節理集中在NNW、NEE和NE三個區間內,索索泉組、哈拉瑪蓋組中的節理集中在NNE、NW兩個區間內,其中頂山鹽池索索泉和西幹渠索索泉組中的節理走向明顯受深部隱伏的吐茲多依拉斷裂的影響,出現較多的NWW走向的張節理。由於節理或為張節理或為剪節理,因而根據節理走向的集中方位,可以推測區域的應力作用方向,為NNW或NEE方向的擠壓應力,總體上受近似南北向的應力作用(圖2-6-17)。

野外對紅礫山組和烏倫古河組發育的擦痕也開展了實地測量統計分析。擦痕主要發育在紅礫山組、烏倫古河組的泥巖和砂巖中,擦痕面上往往都有方解石階步發育,可以判斷擦痕的運動方向。根據擦痕的運動學性質和擦面、擦線產狀,通過電算或吳氏網投影,可以推測主應力的方位。本次研究,利用吳氏網進行了投圖分析,其結果如圖2-6-25所示。從圖中可以區分出兩個主應力作用方位:NNW向和NE、NEE向,紅礫山組中擦痕推斷的主應力方向為NNW和NEE向,烏倫古河組、索索泉組的以NNE、NE向為主,因此可以推測,NWW向和NEE向的主應力作用稍早,NEE方向的應力作用較晚。

圖2-6-24 頂山地區第三系中節理走向玫瑰花圖

圖2-6-25 頂山地區第三系中擦痕產狀的吳氏網投影圖

綜合節理和擦痕統計分析結果,可以得到區域可能存在兩期的應力作用:早期為近似SN向的應力作用,晚期為NEE方向的應力作用。杜熱NEE60°方向正斷層的存在,也表明了區域存在NEE方向的應力作用。

三、新生代構造活動定年

(壹)野外證據

在635西幹渠第二個隧道處,在索索泉組紅色砂巖中發現了壹條NNE20°走向的節理,其內充填了上覆的新疆礫巖(中更新世)(圖2-6-26)。節理寬約15~20cm,呈鋸齒狀,呈現出張性構造特征,其內充填的礫巖成灰白色,十分松散,其成分與上覆的新疆礫巖相同。因而可以確定,該節理形成於上覆的新疆礫巖沈積(中更新世)之前。

圖2-6-26 頂山635西幹渠索索泉組節理及其內充填的第四紀礫巖示意圖

Q3x—晚更新統;N1s—索索泉組

(二)電子自旋***振(ESR)測年結果分析

在杜熱斷層中,有大量的都層泥發育(圖2-6-23)。在斷層破碎帶中,等間距采集了五個斷層泥巖樣品,挑選了其中兩個做電子自旋***振測年(ESR)分析(Z28-3和03-581)。同時在西幹渠索索泉泥巖中,也有NE向的裂隙發育,在裂隙面上,有垂直脈壁的石膏生長,野外進行了采樣(03-50-1)。電子自旋***振(ESR)測試工作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開放實驗室ESR實驗室完成,其結果如表2-6-2所示。實驗過程可以參考相關文獻,如陳文寄(1991,1999)、Grun(1992)和Wu等(1999)。結果顯示斷層的活動年齡為0.13~0.44Ma,NE-NEE向裂隙發育的時代早於0.1Ma。因此,可以確定NE-NEE向的裂隙和斷層活動的時代應該在0.1~0.4Ma之間。

表2-6-2 ESR(電子自旋***振)測年結果表

註:斷層泥經過篩洗後,測試時主要礦物為石英;年齡計算公式為:TD/D,D是根據樣品圍巖中U、Th、K的含量來計算的,樣品的測試分析工作由地質力學研究所ESR實驗室完成。測試儀器為由Bruker公司生產的EMX-ESR儀器。樣品中U、Th、K的含量由核工業地質分析測試中心測試完成的。

四、準噶爾盆地北部新生代構造演化

新生代沈積物質充填和新構造運動特征表明準噶爾盆地北部在新生代具有多期次的構造活動:受喜馬拉雅運動的影響,準噶爾盆地從第三紀開始,盆地周緣山系不斷上升,盆地總體下沈接受沈積,但其南緣下沈強烈,沈積厚度巨大,北部沈積薄,並受新構造的影響發生傾斜變形,形成北高南低的單斜坡狀構造-地貌(圖2-6-27)。

圖2-6-27 準噶爾盆地北部新生代構造地貌演化示意圖

(壹)第壹期:古新世—始新世(紅礫山期)

該期(相當於紅礫山組沈積期間)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西準噶爾山脈等山系開始隆升,盆地北緣斷裂發生逆沖推覆作用,盆地北部在斷裂帶前緣形成了厚層的粗碎屑沈積,以礫和砂質沖積扇為主,在遠離斷裂區發育河流沖積平原相沈積。晚期構造活動平穩,沈積了曲流河沈積(圖2-6-27A)。

(二)第二期:始新世—漸新世(烏倫古河期)

在始新世早期(烏倫古河組開始沈積時),新壹期的構造活動,表現為新疆北部山脈的又壹次隆升和北緣斷裂的逆沖推覆作用,在盆地北部的沈積了接近山脈和斷裂帶的沖積扇體沈積和遠離活動帶的河流相沈積,盆地內部則導致了紅礫山組上部巖石被剝蝕[因而彭希齡(1998)稱之謂“紅礫山運動”]。之後至漸新世晚期,構造趨於平穩,從而在粗碎屑沈積之上,又沈積了近端曲流河相沈積體系和遠端淺水湖泊體系。

(三)第三期:中新世(索索泉期)

從漸新世晚期,盆地北部整體上可能有壹次輕微的擡升[即彭希齡(1998)的“烏恰運動”],導致了烏倫古河組頂部大量姜結石和鈣結殼的形成,及其與下伏的紅礫山組、古生界壹起掀斜擡升而被剝蝕。至中新世索索泉組沈積時期,研究區再次下沈,但地表地形可能存在多個起伏,局部出現河湖,在炎熱幹旱的條件下,接受紅色碎屑沈積(圖26-27)。至中新世哈拉瑪蓋組沈積時,氣候條件變為稍為濕熱,碎屑沈積物質顏色變為灰白色和灰綠色。

(四)第四期:中新世末-中更新世

中新世之後至中更新世,準噶爾盆地南部由於天山的強烈隆升,前緣斷裂向盆地逆沖推覆,前陸盆地繼續深坳,沈積了厚度巨大的山前碎屑沈積。而在盆地北部研究區內,除局部地段可能有少量沈積外,由於北部和西部的盆緣斷裂主要表現為走滑性質,逆沖推覆作用不強,因而研究區總體上受北部山系隆升的影響而處於隆升剝蝕的狀態,缺失了上新統至中更新統沈積,新構造活動不強。

烏倫古河組、索索泉組和哈拉瑪蓋組中發育的NE、NNE和NNW向的節理,及其紅礫山組、烏倫古河組和索索泉組發育的擦痕主要形成於這段時間內。根據擦痕的發育層位,結合野外實地調查發現,及其斷層泥、裂隙面上生長的石膏的電子自旋***振測年結果,推斷在該構造平穩活動期間,也可以區分區兩期的構造活動:即早期近似N-S向的擠壓變形,晚期(0.1~0.4Ma)NEE向的擠壓變形。

(五)第五期:晚更新世-至今

晚更新世期間,盆地北部再次下沈,區域接受了晚更新統新疆礫巖組的沈積。此後,盆地再次整體擡升,遭受剝蝕。這期間,研究區的新構造活動則主要表現為受基底隱伏斷裂逆沖推覆的影響,造成了第三系地層的傾斜變形和輕微的寬緩褶皺,並造成了地表塊體的掀斜。在地表,巖石中節理發育,並由於地表徑流和風力的***同作用,形成了研究區獨有的窪地或峽谷型窪地的構造-地貌形態(圖2-6-27)。

五、對砂巖型鈾礦的控制作用初析

準噶爾盆地北部新生代構造活動雖然其強度不大,但與砂巖型鈾礦的成礦作用關系密切:新生代構造活動則控制了區域的構造-地貌演化,影響了地下水補徑排體系,從而控制了可地浸砂巖型鈾礦成礦作用(圖2-6-28)。

圖2-6-28 準噶爾北部地區層間氧化帶砂巖型鈾礦成礦模式圖

(據林雙幸等,2003,改編)

1—第四紀礫巖;2—索索泉組紅色泥巖;3—不透水層(泥巖層);4—透水層(砂巖層);5—逆沖斷層;6—正斷層或張裂隙;7—黃鐵礦和炭化植物;8—鈾礦體;9—層間氧化帶前鋒線;10—深部還原性氣體

上升方向;11—層間含氧含鈾水運移方向和大氣補給水;Q3x—晚更新統;N1s—索索泉組;E2-3w—烏倫古河組;E1-2h—紅礫山組;H2S—含硫化物氣體;O2+U6+—含氧含鈾(6價)地下水

首先,由於研究區新生代構造活動不強,盆地整體下降接受沈積,在相對還原性質下,沈積了河流相含炭質碎屑的砂體,形成了本區砂巖型鈾礦的原始堆積和賦礦地層;晚新生代適度的構造運動,造成了研究區內找礦目的層——烏倫古河組地層在內的第三系的總體擡升和掀斜,構成了完整的地下水補-徑-排體系;而且,找礦目的層出露地表而遭受剝蝕,有利於含氧含鈾地下水進入砂巖層,順層流動,與砂體中的含炭有機物質發生氧化還原作用,在氧化還原帶前鋒沈澱而形成砂巖型鈾礦床;第三,根據石油資料,研究區含有多個油氣田,因而隱伏斷裂的發育,也有利於深部的油氣沿斷裂帶上升(圖2-6-28),與還原劑含量不高的原生砂體發生還原反應,增加地層的還原劑的含量,有利於後期再次與含氧含鈾地下水發生氧化作用而成礦。

其次,由於本區有多個方向的基底隱伏斷裂發育,將研究區切割成多個相互獨立的塊體;基底隱伏斷裂的逆沖推覆,導致了地表地形的上拱而產生張性破裂,形成了該區獨特的窪地或峽谷型窪地地貌形態,窪地的深部可達300多米,這些窪地或峽谷就成為地下水局部性的排泄源;根據唐鴻贊(2002)、何江濤等(2000)等研究,本區地下水的主要補給源來自於向東北部的阿爾泰山,這樣來自於東北方向的地下水,在淺地表由於多個局部排泄源(如黃花溝、鹽池等)的存在而排泄地表(圖2-6-28);同時各個塊體之間由於斷裂為壓性的逆沖推覆,對地下水具有壹定的封閉性,阻止了地下水之間的順利連通,促使地下水沿斷裂帶上湧而可能排泄至地表,因此,含氧含鈾的地下水不能順暢地在地層中長距離的貫通流動,沒能大規模地搬運沈積地層中的鈾,進而在氧化還原帶前鋒成礦;第三,即使在早期地下水的順層流動作用下形成了的層間氧化帶型鈾礦,但是由於後期隱伏斷裂的逆沖作用,地表塊體的掀斜作用而影響了塊體的地表地貌,從而影響了地下水的流動方向的改變,造成早期的礦化體再次溶解、搬運,因而礦體的規模受限制,也增加了找礦難度。

上述分析表明在該區塊體面積大、具有穩定的斜坡帶,應該是成礦的有利區域。研究發現,本區三個泉斜坡帶(圖2-6-17、2-6-19),具有類似的地質條件:斜坡帶面積巨大,達6000多平方公裏,找礦目的層烏倫古河組在斜坡帶上埋藏較淺,地層呈向南穩定傾斜的單斜帶,地層傾角小於10°,深部隱伏斷裂不發育,淺部無張性斷裂發育,斜坡帶新構造運動弱,具有相對獨立的地下水補經排體系。此外,根據石油資料顯示,該斜坡帶深部含有石油,深部含油氣物質可以沿斷裂帶上升,還原地層中的砂體,增加地層的還原劑含量(圖2-6-28),有利於後期含氧含鈾地下水與砂體發生氧化還原作用,從而形成層間氧化帶砂巖型鈾礦。

參考文獻

何江濤.2000.頂山地區可地浸砂巖型鈾礦成礦條件分析.西北鈾礦地質,26(2):9~15

林雙幸.1997.新疆準噶爾盆地北西部層間氧化帶砂巖型鈾礦形成條件分析.鈾礦地質,13(2):65~68

林雙幸,師誌龍.2000.準噶爾盆地北部層間氧化帶砂巖型鈾礦形成條件分析.鈾礦地質,16(4):193~198

林雙幸,王果.2003.新疆準噶爾盆地頂山地區下第三系層間氧化帶砂巖型鈾礦化的發現及其意義.鈾礦地質,19(5):264~270

劉健,陳正樂,張洪喜等.2003.準噶爾盆地西北部中新生代地層成鈾能力探討.地質力學學報,9(3):241~245

彭希齡.1986.準噶爾盆地北部封閉型窪地的形成過程—兼論烏爾禾“風蝕城”的成因.新疆石油地質,7(4):83~87

彭希齡.1998.新疆新構造運動的表現和特點.成都理工學院學報,25(2):169~181

師誌龍.2002.準噶爾盆地北部古近系擠壓推覆構造與沈積耦合.新疆地質,20(2):115~117

譚鴻贊.2002.頂山地區鈾成礦水文地球化學條件研究.新疆地質,20(2):126~129

王果.2003.準噶爾盆地北部頂山地區烏倫古河組W-1旋回巖石地球化學特征.新疆地質,21(4):415~418

新疆油氣區石油地質誌編寫組.1993.中國石油地質誌:新疆油氣區(上冊),第15卷:準噶爾盆地.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37~38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局.199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域地質誌.北京:地質出版社,841

葉捷,吳文裕,孟津.2001.新疆烏倫古河地區第三系簡介.地層學雜誌,25(3):193~200

Hendrix,M.S.,Dumitru,T.A.,and Graham,S.A..1994.Late Oligocene-early Miocene unroofing in the Chinese Tian Shan:An early effect of the India-Asia collision.Geology,v.22,487~490

(陳正樂,劉健,宮紅良,鄭恩玖,王新華)

  • 上一篇:如何看待2021 LPL 春季季後賽 iG 2:3 不敵 RA?
  • 下一篇:為什麽微博不能評論
  • copyright 2024遊戲中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