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遊戲中心平台 - 網路行銷 - 什麽是農村莊園建設

什麽是農村莊園建設

“加快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縣城、小城鎮和小康村集中,生產生活設施向城鎮和小康村集中,實行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三化聯動,統籌城鄉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思路,針對農村自然條件、產業發展、村莊基礎等各不相同的實際情況,註重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特色,推廣“四種模式十大類型”,建設新農村莊園,各好的建設新農村。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定義是指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下,反映壹定時期農村社會,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文明為標誌的新型社會形態,是壹個包括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會治安和社會保障的有機統壹體,是我國社會發展程度的標誌。產生背景我國的工業化、城市化經歷了壹個十分復雜而又特殊的過程。通過實施農產品統購統銷政策,以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的形式,把農業剩余轉化為工業化的資本積累。在壹定程度上可以這樣說,工業化初期我們實行的是以犧牲農業來發展工業的經濟發展戰略。經過半個多世紀工業化的發展,我國目前正處於工業化中後期。國際發展的經驗表明,在這壹關鍵時期,要防止出現貧富懸殊、城鄉和地區差距拉大問題,否則會導致經濟社會長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現動蕩。前幾年,我國糧食生產連年下降,農民收入徘徊不前,城鄉差距不斷拉大。正是基於此,黨中央及時提出實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並迅速出臺了壹系列重農、惠農政策。正是基於這壹基本國情和發展規律,胡錦濤同誌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審時度勢地提出“兩個趨勢”的重要論斷,指出“在工業化初期,農業支持工業,是壹個普遍的趨向;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也是壹個普遍趨向。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提出,格外引人註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將成為我們規劃未來五年農村發展戰略的壹張新的路線圖。然而建設農村莊園是建設新農村的又壹新方法。

農村莊園建設要依托產業建新村模式培育和依托產業是建設新農村的重要途徑。主要有三種類型:壹是出路在工型。組織大批農民到工業園、工業小區培訓和務工,人均月平均務工收入相當於務農收入的3倍以上。二是優勢產業型。扶持優勢產業,使其規模變大,加快農民致富,發展農村經濟,推進新農村建設。三是亦工亦商型。按照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三化聯動的思路,引導農民進入城鎮,發展非農產業。用城鎮化帶動農村莊園的發展。

搞好規劃造新村模式為引導農民走莊園化發展道路,按照“以人為本、合理布局、適度超前、城鄉統籌、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把縣城與小城鎮、小康村、工業園區與農業基地、基礎設施與生態環境作為壹個整體來規劃和建設,形成了壹個縣城、幾個小城鎮、幾百個小康村“三位壹體”城鎮化規劃體系,加快農民向縣城、小城鎮和小康村集中,推行四種類型,加速城鎮化進程。壹是城市小區型。聘請專家搞好莊園總體規劃修編。二是城鎮商住型。規劃既有新農村特色又有商品房功能的社區化新城鎮。三是山崗別墅型。堅持以布局優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住宅美化、過道凈化、環境潔化為主要內容,按照“適當集中、科學布局、節約耕地、體現小康”原則,建設小康新村。四是農村社區型。按照“農村社區化、社區城市化、城市生態化”要求,用城市社區建設的理念指導農村莊園的建設。

整理改造變新村模式是堅持把舊村莊整治與農村新社區建設結合起來,建設分布合理、環境優美、設施配套的新農村,從而建設農村莊園。壹是擴建治理型。對規模較大、基礎條件較好的村莊,采用部分保留、部分新建的方式進行改造,在其周圍擴建新區,吸引周圍自然村向新區集中。二是保留治理型。對原規劃建設還好的村莊,按照“道路硬化、村莊綠化、環境凈化、整體美化”要求進行改造治理,使舊貌換新顏,舊村變新村。按照整體規劃,分住宅區、產業區、休閑區、服務區建設新農村,並搞好“三清三改”,建成壹個具有新農村特色的農村莊園。

自然和諧出新村模式建設莊園是通過長期不懈地植樹造林,利用和發揮綠水青山的自然山水優勢,實現山水、田園、民居、道路、綠化和諧統壹,建設生態莊園型新農村。如,大塘埠鎮長崗上連塘新農村示範點按照“壹座山頭壹幢房、壹片果園壹口塘、壹欄生豬壹個池”形式建設小康樓,建成了信豐獨有的生態農莊型新農村。西牛鎮牛頸村羅屋新農村建設示範點,采取“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樹,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辦法,組織全體村民戶平集資1300元,大規模地進行“三清三改”,建設了壹個依山傍水、錯落有致、綠樹掩映、鳥語花香的自然生態新村,實現村莊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莊園的基本建設模式有1、資源型。所謂資源型,就是在具有豐富礦產、水力、電力等資源的農村,加強能源消費管理,搞好節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資源集約型農村經濟。山西省提出采取積極發展燃用型煤、大力推廣節煤爐、改造鄉鎮工業鍋爐、改造磚瓦窯、開發利用新能源等措施加快資源集約型農村經濟建設。2、工業型。所謂工業型,就是以發展鄉村工業為導向,推進農村經濟由農業主導型向工業型轉變,增強工業對農業的拉動力。農村工業化是壯大農村經濟總量的關鍵,是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器,也是推進農村莊園建設的支撐點。以工業經濟實力為基礎,整合農村的土地、人力等資源,實現***同發展。這是壹個逐步擴大經營規模,發展農村經濟的過程,也是壹個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平衡發展的過程。區域經濟地理優勢、經濟實力和財政支付能力優勢,特別是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進入成熟時期,使某些地區開始出現逆城市化(城市產業和人口向城郊和腹地農村轉移)現象,這些條件使村落經濟社會加快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型,分化很明顯。典型的如有“天下第壹村”美譽的華西村,正是壹種莊園式的發展,它的綜合發展,其關鍵在於發展鄉村工業,走現代農業企業集團的道路。3、生態型。所謂生態型莊園,就是發揮特有的生態優勢,開發利用生態資源,發展生態經濟,以生態型農業為重點,逐步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的農村發展道路。生態環境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從根本上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存空間和發展空間,保障人民生活質量長久可持續的提高。如:遵義人把近年來在全市普遍實施的沼氣池建設和退耕還林、還草、還藥再加上大棚蔬菜以及其它壹些特色農業統稱為“生態型農村經濟”,認為這種模式是壹條建設莊園經濟奔小康的“綠色”通道。4、城鎮型。所謂城鎮型農村莊園,就是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堅持以城帶鄉、以鄉促城,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引導農民向城鎮集聚,加速資本和產業轉移,加快建設城鎮型新農村,促進農民職業和空間轉移,形成新型的城鄉產業結構和城鎮體系。如江西上饒創建文明村鎮,將村容鎮貌建設標準細化為“壹看路二看樹,三看衛生四看住”,全市***有20個建制鎮分別被列入建設部小城鎮建設試點和江西省200個中心鎮行列。寧波市在編制的統籌城鄉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城鄉壹體化的體制和機制,農村城市化和城鎮型新農村建設加速推進,農村經濟更發達,環境更優美,社會更和諧,生活更富裕。5、農莊型莊園。所謂農莊型莊園,就是充分利用農戶庭院空間以及周圍的魚塘、樹林、菜地等農家資源,增設耕地種菜、現場采摘、任意“點宰”、自選自做等服務項目,讓遊客吃農家飯、享農家樂,大力發展農家休閑娛樂旅遊經濟。投資少、收益好、見效快是農莊型新農村建設最為顯著的特點。全國各地的農莊型新農村建設開發,基本上都是當地農村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充分利用了現有的自然與人文資源,加以開發和利用,也有效帶動了“農家樂”經濟的迅猛發展。“農家樂”作為中國農村革命與新經濟的代表,其發展形態與模式,較為集中地體現了現代經濟學中的新觀念與先進成分,也正符合了農村莊園的建設。它的發展,對促進農村旅遊、調整產業結構、建設區域經濟、加快農業市場化進程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長沙瀏陽市把建設現代農莊與發展特色產業相結合,依托煙葉、茶葉、花卉、花炮等產業,成立了股份制公司,使農田變股田,農民變股民,建起了農民別墅,過上了“城市生活”。6、第三產業服務型新莊園。所謂第三產業服務型新莊園,也即城郊型新莊園,就是按照“依托城市、服務城市、致富農民”的發展思路,充分利用城郊鄉鎮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積極圍繞休閑、生態、觀光、旅遊農業,以及名優農產品進行項目包裝,積極開展各類相關招商活動,發展第三產業,增加農民收入。這普遍存在於靠近各大中小城市的農村,它們充分利用地處城郊結合部、交通四通八達等區位優勢,建設特色農業生產基地。生產為城市配套的蔬菜、花卉、畜禽等副食品類農副產品。中國西部瓷都夾江縣鳳山村(距縣城4公裏),立足主導產業,以工業反哺農業,帶動發展鄉村休閑旅遊業,建設城郊型社會主義新農村取得了突出成績,先後榮獲“四川省新村扶貧工作先進單位”、“樂山市鄉村旅遊特色村”等榮譽稱號。

農村莊園有大有小,大有大得好處,小有小的特色優勢。如何大力發展農村莊園經濟:

(壹)跳出莊園發展莊園1.把各種優勢資源變成經濟優勢,發展有競爭優勢的特色經濟,要圍繞品牌做大文章 2.大力發展農業工業。農業工業是農業產業化的基礎和前提,只有搞好農業工業,才能實現農業產業化,進而實現莊園經濟。壹是引進壹批規模較大的加工企業對豐富優質的農產品進行深度精度加工,發展深加工工業;二是加大扶持力度,積極推進龍頭企業開展資源整合和資產重組,使龍頭企業不斷做大做強,真正發揮“龍頭”的帶動和輻射作用。真正把農業加工業做成縣域經濟的壹大支柱產業。3.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做新做優莊園。“新”就是新思路,是要走工業化、產業化之路。新模式就是要大力發展莊園社會化的服務體系。引導建立農村自治的各種專業協會、服務公司、聯合體等等,搭起市場-政府-農民之間的橋梁。“優”即①結構優:要圍繞農業工業發展需求,調整優化種養結構,建好“第壹車間”;方法優:就要加大農業科技含量和良法的推廣應用;③品質優:我們的農產品要體現安全、生態、綠色的品質;品牌優:要強化品牌意識,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增強市場占有率。

(二)走出莊園繁榮莊園1.加快城鎮化步伐,以輻射帶動農業的發展。發展小城鎮建設,壹是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則,進壹步完善功能,發展服務業,增強小城鎮的聚集力、帶動力。從而推進莊園經濟的健康協調發展,增強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承載能力和農村經濟的拉動作用。二是下大力氣制定和完善莊園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吸納民間資金向城鎮集中,鼓勵和引導農村經濟能人到莊園經商辦企業,引導小企業向莊園集中。三是變災害為機遇,科學規劃,高起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通過加快莊園建設,把農村的經營大戶、有錢的農民吸納到莊園來,把過剩的勞動力引到莊園來經商,發展服務業,帶動農村的發展,促進繁榮2.推進現代物流向農村莊園延伸。積極探索建立現代農業莊園物流體系,增強產業化經營中產供銷各個環節的有效鏈接,加快發展農產品連鎖、配送經營。支持超市進莊園,農資進超市,實現連鎖經營,物流統壹配送。通過在農村莊園發展連鎖超市,可加快農產品進城與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通,實現工農的有效對接。連鎖超市在農村莊園的發展,使農村也能享受到城市商業的服務,同時激活農村消費市場潛力,促進農村經濟繁榮。3.抓好生態文明新農村莊園的建設。按照“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的要求,建設生態文明新農村莊園。著重治理農村莊園中的“臟亂差”問題,摒棄存規陃習。要做到農村莊園中的“五化”、“五通”、“六有”。“五化”即美化(內外墻抹灰、外墻塗料)、硬化(鋪設混凝土的村內道路)、凈化(實現家家戶戶“壹池三改”,建有沼氣池、衛生廁所、衛生廚房,實現人畜分開;村內建有下水道、垃圾池)、綠化(村內有公***綠地)、亮化(有路燈)。“五通”即村村通路、通水、通電、通訊、通閉電視和信息。“六有”即有健全的村級組織、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業余文藝隊、有功能齊備的科普文化活動中心、有文體娛樂活動場所、有標準的宣傳欄。增強農民生活環境意識,努力建設整潔、優美、健康、有序的農村生活環境。4.建立農村莊園公***服務體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必須大力發展農村莊園公***事業。盡可能地提供農村莊園公***品,加快通村道路、水電、廣播、通訊、電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農村莊園文化活動室、圖書室、廣播室和建立文藝隊。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創造壹個農民群眾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總之,要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莊園延伸、城市公***服務向農村莊園的覆蓋,城市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

(三)減少農村莊園中的農民富裕農村莊園中的農民 1.依托工業化的發展,轉移大量農村莊園勞動力,變農民為工人、商人和市民。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指出,今後,整個農村改革將體現“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的基本要求。要解決農民問題,就要大量轉移農村勞動力。要抓住東部地區鬧民工荒、能源荒的弱勢,充分利用自身這壹優勢,優化環境,把那些非資源有科技含量、勞動密集的企業引過來。同時發展好本市的旅遊業、服務業等,使農業富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為“農轉非”提供更多離土不離鄉的就業機會,使農村群眾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從而大大促進勞動力的優化配置。2.引導和促進農村莊園土地合理流轉。 積極探索采取合理的土地流轉機制解決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問題。壹是農民以合理的方式把土地出讓給經濟能人,能實現雙贏。經濟能人通過承租等方式獲取土地實現規模生產,如大規模發展桑蠶、柑桔、水產、養殖業等等。二是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使大量的農村莊園富余勞動力向城鎮和二、三產業集中,推動農村土地使用權的合理流轉。 3.給農民以“國民待遇”,改善農村莊園勞動力轉移的環境。當前,戶籍制度、用工待遇、子女教育、社會保障、醫療保險等壹些制度性壁壘在很大程序上制約了農村莊園富余勞動力轉移。為此,壹要加快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從根本上消除農村莊園勞動力轉移的體制障礙。讓那些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定居下來,同時取消農民定居莊園的壹切不合理收費,降低農民定居城市的成本。二要給農民以“國民待遇”,改善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環境。主要是妥善解決農民進莊園享有與其他村民同等的當兵、招工、提幹、就業、公***衛生、文化和受教育的機會。在受教育方面,對進莊的子女讀書免收借讀費、贊助費等等。4.認真抓好勞務經濟。壹是積極鼓勵農村富余勞動力走出去,離土離鄉闖富路,促進以工補農、以工富農、提高非農收入水平。二是加強對勞務輸出的組織引導,努力實現由個人行為向社會行為轉變;由盲目松散的無序流動向計劃緊密的有序流動轉變;由季節性輸出向常年性輸出轉變;由低層次向高層次就業轉變。三是加強對農民的培訓,著力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和創業能力,增強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能力。同時,積極搭建農村勞動力供求信息平臺,促進農村勞動力順利轉移。四就是要出臺政策鼓勵打工者回莊創業,帶動經濟發展。

(四)推進現代農村莊園建設(1)大力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能力。深化農業科研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基地和區域性農業科研中心,在機構設置、人員聘任和投資建設等方面實行新的運行機制。鼓勵企業建立農業科技研發中心,國家在財稅、金融和技術改造等方面給予扶持。改善農業技術創新的投資環境,發展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加強農業高技術研究,繼續實施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盡快取得壹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農業科技成果。針對農業生產的迫切需要,加快農作物和畜禽良種繁育、動植物疫病防控、節約資源和防治汙染技術的研發、推廣。把農業科研投入放在公***財政支持的優先位置,提高農業科技在國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繼續安排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和國外先進農業技術引進資金。加強種質資源和知識產權保護。要加快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和建設,積極探索對公益性職能與經營性服務實行分類管理的辦法,完善農技推廣的社會化服務機制。深入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擴大重大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專項補貼規模。鼓勵各類農科教機構和社會力量參與多元化的農技推廣服務。加強氣象為農業服務,保障農業生產和農民生命財產安全。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提高重要農時、重點作物、關鍵生產環節和糧食主產區的機械化作業水平。(2)加強農村莊園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積極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促進入市農產品質量等級化、包裝規格化。鼓勵商貿企業、郵政系統和其他各類投資主體通過新建、兼並、聯合、加盟等方式,在農村發展現代流通業。積極發展農產品、農業莊園生產資料和消費品連鎖經營,建立以集中采購、統壹配送為核心的新型營銷體系,改善農村市場環境。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連鎖化“農家店”。培育和發展農村莊園經紀人隊伍。加快農業標準化工作,健全檢驗檢測體系,強化農業莊園生產資料和飼料質量管理,進壹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供銷合作社要創新服務方式,廣泛開展聯合、合作經營,加快現代經營網絡建設,為農產品流通和農民生產生活資料供應提供服務。2006年要完善全國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網絡,實現省際互通。(3)穩定發展莊園糧食生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必須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持續增加種糧收益,不斷提高生產能力,適度利用國際市場,積極保持供求平衡。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保護基本農田,保護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繼續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和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加快建設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和糧食產業帶,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不斷提高糧食單產、品質和生產效益。堅持和完善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政策,保持合理的糧價水平,加強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調控,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繼續執行對糧食主產縣的獎勵政策,增加中央財政對糧食主產縣的獎勵資金。(4)積極推進莊園農業的結構調整。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快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綠色食品和生態農業,保護農產品知名品牌,培育壯大主導產業。繼續實施種子工程。大力發展畜牧業,擴大畜禽良種補貼規模,推廣健康養殖方式,安排專項投入支持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建設試點。要加強動物疫病特別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突發疫情應急機制,加快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穩定基層獸醫隊伍。積極發展水產業,擴大優質水產品養殖,發展遠洋漁業,保護漁業資源,繼續做好漁民轉產轉業工作。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擴大園藝、畜牧、水產等優勢農產品出口,加強農產品對外貿易磋商,提高我國農業應對國際貿易爭端的能力。(5)發展莊園農業產業化經營。要著力培育壹批競爭力、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和企業集群示範基地,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與農戶有機結合的組織形式,讓農民從產業化經營中得到更多的實惠。各級財政要增加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資金,支持龍頭企業發展,並可通過龍頭企業資助農戶參加農業保險。發展大宗農產品期貨市場和“訂單農業”。通過創新信貸擔保手段和擔保辦法,切實解決龍頭企業收購農產品資金不足的問題。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增值稅改革試點。積極引導和支持農民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加快立法進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於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信貸、財稅和登記等制度。(6)加快發展莊園的循環農業。要大力開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農業技術,重點推廣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相關產業鏈接技術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制定相應的財稅鼓勵政策,組織實施生物質工程,推廣稭稈氣化、固化成型、發電、養畜等技術,開發生物質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質產業。積極發展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種的節約型農業,鼓勵生產和使用節電、節油農業機械和農產品加工設備,努力提高農業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防治農業面源汙染。

農村莊園的建設還有著積極的意義。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80年代中期伴隨著鄉鎮企業的蓬勃發展,農村莊園建設成為我國城鎮化建設最具活力的組織部分和主導力量。20年來,農村建制莊園的數量逐步增多。目前,我國的農村莊園化正處在加速發展時期。農村莊園是我國城鎮體系中層次最低,數量最大的群體,它處於城市之尾,農村之首,起到連接城市經濟和農村經濟橋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通過減少農業人口,增加城鎮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決工農兩大產業間的利益失衡問題,還可以擴大農產品市場的空間範圍,提高農民的相對和絕對收入水平。因此,加快農村莊園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農村莊園的建設正在飛速的發展,這也促進了新農村的建設。我們要重視農村莊園的建設,努力提高農村莊園的吸引力,從而更好的發展農村莊園,有利於我國的經濟的發展,有利於解決“三農”問題,有利於國家的穩定。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農村莊園的建設!

  • 上一篇: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嗎?
  • 下一篇:烏海市和兄弟商貿有限公司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遊戲中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