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遊戲中心平台 - 網路行銷 - 0 .......

0 .......

2001秋天網絡泡沫的破滅,標誌著互聯網的壹個轉折點。許多人認為互聯網被過度炒作了。事實上,互聯網泡沫和隨後的股市衰退似乎是所有技術革命的共同特征。股市大衰退通常表明蓬勃發展的技術已經開始占據中心舞臺。造假者被驅逐,真正成功的故事展現了它們的力量,人們開始明白是什麽讓壹個故事與另壹個故事有所區別。

“Web 2.0”的概念始於壹次會議,始於O'Reilly和MediaLive International的頭腦風暴部分。所謂的互聯網先驅、O'Reilly副總裁戴爾·多爾蒂(Dale Dougherty)註意到,與所謂的“崩潰”不同,互聯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令人興奮的新應用和網站正以驚人的規律出現。更重要的是,那些在互聯網泡沫中幸存下來的公司似乎有壹些相似之處。那麽互聯網公司泡沫的破滅會不會標誌著互聯網的壹個轉折點,這樣“Web 2.0”的呼聲才有意義呢?我們都認同這個觀點,Web 2.0大會就這樣誕生了。

那次見面後的壹年半時間裏,“Web 2.0”這個詞已經深入人心,從谷歌上可以搜索到超過950萬個鏈接。但是,對於Web 2.0的含義,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人把Web 2.0貶低為毫無疑問的營銷口號,也有人把它解讀為新的傳統概念。

本文就是試圖闡明Web 2.0的本義。

在我們最初的頭腦風暴中,我們使用了壹些例子來闡述我們對Web 2.0的理解:

Web 1.0 Web 2.0

雙擊谷歌廣告

Ofoto Flickr

阿卡邁比特洪流

mp3.com·納普斯特

不列顛在線維基百科(維基百科)

個人網站博客

艾維特·upcoming.org和EVDB

域名投機搜索引擎優化

每次點擊的頁面瀏覽成本

屏幕抓取網絡服務(web服務)

發布參與

內容管理系統wiki

目錄(分類)標簽(“大眾分類法”)

粘性聚合

這個列表還會繼續。但是是什麽讓我們把壹個應用或者壹種方式叫做“Web 1.0”,而把另壹個叫做“Web 2.0”呢?這個問題尤為迫切,因為Web 2.0的概念已經傳播得如此之廣,以至於很多公司都在把這個詞加入到他們的營銷炒作中,但他們並沒有真正理解它的含義。同時這個問題也特別難,因為很多喜歡口號的創業公司顯然不是Web 2.0,壹些我們認為是Web 2.0的應用,比如Napster,BitTorrent,甚至都不是真正合適的網絡程序!先討論壹些原理,具體體現在Web 1.0的壹些成功案例,以及壹些最有意思的新應用。

1.互聯網作為平臺

和很多重要的概念壹樣,Web 2.0沒有明確的邊界,而是壹個重力核心。我們不妨把Web 2.0看成壹套原理和實踐,從遠或近核心的網站形成壹個類似太陽系的網絡系統。這些網站或多或少體現了Web 2.0的原則。

圖1是Web 2.0的“模擬圖”,是在壹個名為“奧賴利之友(Foo)”的會議的研討會上制作的。該圖基本上仍處於發展階段,但它描繪了許多源自Web 2.0核心思想的概念。

例如,在2004年6月5438+10月的第壹次Web 2.0會議上,約翰·巴特利和我在各自的開場白中列出了壹套初步原則。

這些原則中的第壹條是“互聯網作為壹個平臺”。這也是Web 1.0的寵兒網景的戰鬥口號,網景在與微軟的戰爭中倒下了。另外,我們較早的兩個Web 1.0的模型DoubleClick和Akamai是把網絡當成平臺的先行者。人們往往不會認為這是壹種網絡服務,但事實上,廣告服務是第壹個被廣泛使用的網絡服務,也是第壹個被廣泛使用的mashup,如果用另壹個最近流行的詞來說的話。每個橫幅廣告用於在兩個網站前無縫合作,並向另壹臺計算機上的讀者提供集成頁面。

Akamai還將網絡作為壹個平臺,在更深層次上構建壹個透明的緩存和內容分發網絡,以減少寬帶的擁塞。

盡管如此,這些先行者提供了壹個有益的對比,因為當後來者遇到同樣的問題時,他們可以進壹步延伸先行者的解決方案,從而對新平臺的本質有更深刻的理解。DoubleClick和Akamai都是Web 2.0的先驅。同時我們可以看到,通過引入更多的Web 2.0設計模式,可以實現更多的應用。

讓我們深入研究這三種情況,探索它們之間的壹些本質區別。

網景對谷歌

如果網景可以被稱為Web 1.0的旗手,那麽谷歌幾乎可以肯定是Web 2.0的旗手,只要看看他們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是如何揭示各自的時代就知道了。所以我們先從這兩家公司的區別和定位說起。

網景公司用傳統的軟件拷貝來勾勒其所謂的“作為平臺的互聯網”:他們的旗艦產品是互聯網瀏覽器,壹種桌面應用。同時,他們的策略是利用他們在瀏覽器市場的主導地位,為他們昂貴的服務器產品建立市場。從理論上講,控制瀏覽器中顯示的內容和程序的標準賦予了網景壹種市場支配地位,就像微軟在個人電腦市場上享有的那樣。很像《無馬馬車》把汽車描述為熟悉事物的延伸,網景曾經推廣過壹款webtop來代替傳統桌面,並計劃借助購買網景服務器的信息提供商推送的信息更新和各種小程序來開發和普及這款Webtop。

最終,瀏覽器和網絡服務器變成了“日常必需品”,價值鏈也上升到了在互聯網平臺上提供的服務。

相比之下,谷歌是壹個自然的網絡應用。它從不出售或打包它的程序,而是以服務的形式交付它們。客戶直接或間接地為他們使用的服務向谷歌付費。原來軟件行業的缺陷都沒有了。沒有定期的軟件發布,只需要持續改進。沒有執照也沒有銷售,隨便用。用戶無需進行平臺遷移就可以在自己的設備上運行軟件。他們需要做的只是建立壹個由許多個人電腦組成的巨大的可擴展的網絡,開源操作系統及其自開發的應用程序和工具將在其上運行,公司以外的任何人都永遠無法觸摸這些東西。

從根本上說,谷歌需要網景從未需要過的能力:數據庫管理。谷歌遠不止是壹個軟件工具的集合,它是壹個專門的數據庫。沒有這些數據,那些工具將毫無用處;沒有這些軟件,數據就會失控。軟件許可制度和對應用程序接口(API)的控制——前壹個時代的法寶——是無關緊要的,因為谷歌的軟件只需要執行,從不分發,也因為軟件本身沒有收集和管理數據的能力是沒有用的。事實上,軟件的價值與其幫助管理的數據的規模和活躍度成正比。

谷歌的服務不是壹個簡單的服務器,盡管它的服務是通過大規模的互聯網服務器集合來提供的。它的服務不是瀏覽器,雖然這個服務是用戶在瀏覽器中體驗的。谷歌的旗艦產品搜索服務甚至沒有托管用戶搜索的內容。很像電話交談,它不僅發生在通話的兩端,也發生在中間網絡。作為用戶和他們的在線體驗之間的中介,谷歌在瀏覽器、搜索引擎和最終的內容服務器之間的空間中活動。

雖然網景和谷歌都可以用軟件公司來形容,但很明顯網景屬於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軟件革命的Lotus、微軟、Oracle、SAP等公司組成的軟件世界。谷歌的夥伴是互聯網公司,如易貝,亞馬遜,Napster和DoubleClick和Akamai。

雙擊Overture和AdSense

與谷歌類似,DoubleClick是名副其實的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它把軟件當成服務,在數據管理上有核心競爭力,而且如前所述,早在網絡服務這個名字還不存在的時候,它就是服務的先行者。然而,DoubleClick最終被其商業模式所限制。它實現的是90年代的互聯網概念。這個概念圍繞著發布,而不是參與;圍繞廣告主而不是消費者操縱;圍繞規模,認為互聯網將被MediaMetrix等網絡廣告評估公司規模下的所謂頂級網站所主導。

因此,DoubleClick在其網站上自豪地引用了“超過2000份成功的申請”。相比之下,雅虎!該公司的搜索市場(原Overture)和谷歌的AdSense產品壹直在為數十萬廣告客戶提供服務。

Overture和Google的成功源於對克裏斯·安德森所說的所謂“長尾”的理解,即眾多小網站的集體力量提供了互聯網的大部分內容。DoubleClick的產品需要正式的銷售合同,其市場僅限於幾千家大型網站。Overture和Google知道如何在幾乎所有網頁上投放廣告。再者,他們避開了出版商和廣告代理喜歡的廣告形式,如橫幅廣告和彈出廣告,而采用幹擾最小、上下文敏感和用戶友好的文本廣告形式。

Web 2.0的體驗就是有效利用消費者的自助服務和算法數據管理,讓我們可以把觸角伸向整個互聯網,伸向所有的邊緣而不僅僅是中心,伸向長尾而不僅僅是頭部。

不足為奇的是,其他Web 2.0成功案例顯示了同樣的軌跡。EBay扮演著自動中介的角色,使得個人偶爾進行幾美元的交易成為可能。Napster(因法律原因關閉)將其網絡建立在壹個集中的歌曲數據庫上,但它將每個下載器都變成了服務器,從而逐漸擴大了網絡。

Akamai對BitTorrent

與DoubleClick類似,Akamai的業務側重於網絡的頭部,而不是尾部;面向中心,而不是邊緣。雖然它服務於網絡邊緣個人的利益,為他們訪問位於互聯網中心的高需求網站鋪平道路,但其收入仍然來自於那些位於中心的網站。

BitTorrent和P2P潮流中的其他倡導者壹樣,采用了激進的方式來實現互聯網去中心化的目標。每個客戶端也是服務器;文件被分成很多段,所以可以由網絡上的很多地方提供,透明的利用網絡的下載者為其他下載者提供帶寬和數據。事實上,文件越流行,下載越快,因為更多的用戶在為這個文件提供帶寬和各種碎片。

BitTorrent由此展示了Web 2.0的壹個關鍵原則:用戶越多,服務越好。壹方面Akamai必須增加服務器來改善服務,另壹方面BitTorrent用戶會把自己的資源貢獻給大家。可以說,合作標準中內置了壹個隱藏的“參與系統”。在這個參與系統中,服務主要扮演壹個智能代理的角色,連接網絡上的所有邊緣,充分利用用戶自身的力量。

利用集體智慧

那些誕生於Web 1.0時代並幸存下來,並將繼續引領Web 2.0時代的巨頭們的成功故事背後,都有壹個核心原則,那就是他們利用了網絡的力量,利用了集體智慧:

-超鏈接是互聯網的基礎。當用戶添加新的內容和新的網站時,他們將被限制在壹個特定的網絡結構中,該結構被其他用戶發現並建立鏈接。就像大腦中的突觸壹樣,隨著它們之間的連接通過復制和強化變得越來越強,互聯網絡將作為所有網絡用戶的所有活動的直接結果而有機增長。

雅虎!它是第壹個偉大的成功故事,誕生於分類目錄,或者鏈接目錄,是數萬甚至數百萬互聯網用戶最精彩作品的總結。雖然後來雅虎!它已經進入了創造各種內容的業務,但它作為收集網絡用戶集體作品的門戶的角色仍然是它的價值核心。

-谷歌在搜索方面的突破在於PageRank技術,這壹技術迅速使其成為搜索市場無可爭議的領導者。PageRank是壹種利用網絡的鏈接結構,而不僅僅是文檔的屬性,來達到更好的搜索結果的方法。

-易貝的產品是其所有用戶的集體活動。就像網絡本身壹樣,易貝是隨著用戶的活動而有機成長的,公司的角色是作為特定環境的推動者,用戶的行動就發生在這個環境中。更重要的是,易貝的競爭優勢幾乎都來自大量的關鍵買家和賣家,這使得許多競爭對手的產品吸引力下降。

-亞馬遜銷售與Barnesandnoble.com等競爭對手相同的產品,這些公司從賣家那裏獲得相同的產品描述、封面圖片和目錄。不同的是,亞馬遜創造了壹門關於激勵用戶參與的科學。亞馬遜擁有比競爭對手高出不止壹個數量級的用戶評價,更多的邀請讓用戶以各種方式參與幾乎所有頁面,更重要的是,他們利用用戶的活動產生更好的搜索結果。Barnesandnoble.com的搜索結果很可能指向公司自己的產品或者贊助商的結果,而亞馬遜總是從所謂的“最受歡迎”開始,這是壹種實時計算,不僅基於銷售額,還基於亞馬遜內部人士稱為產品周圍“流量”的其他因素。在用戶參與度比競爭對手高壹個數量級的情況下,亞馬遜銷售額超過競爭對手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在,擁有這種洞察力並可能擴展這種洞察力的創新公司正在互聯網上留下他們的印記。

維基百科是在線百科,它的實現是基於壹個看似不可能的概念。這個想法是任何互聯網用戶都可以添加壹個條目,任何人都可以編輯它。毫無疑問,這是壹次信任的極端實驗,將埃裏克·雷蒙德(Eric Raymond)的格言(來自開源軟件背景):“有了足夠的眼球,所有的bug都是淺的”運用到內容的創作中。維基百科已經是世界上排名前100的網站之壹,許多人認為它很快就會進入前10。這是內容創作的壹次意義深遠的變革。

del.icio.us(美味書簽)和Flickr等網站,其公司最近獲得了廣泛的關註,成為“folksonomy”(不同於傳統分類)概念的先驅。“焦點分類”是利用用戶自由選擇的關鍵詞對網站進行協同分類的壹種方式,這些關鍵詞壹般稱為標簽。標記使用像大腦本身使用的多重、重疊的關聯,而不是嚴格的分類。舉個經典的例子,在Flickr網站上,壹張小狗的照片可能會被貼上“小狗”和“可愛”的標簽,從而讓系統以用戶行為產生的自然方式進行搜索。

協作式垃圾郵件過濾產品,如Cloudmark,收集了電子郵件用戶關於電子郵件是否是垃圾郵件的許多獨立決策,這比那些依賴於分析電子郵件本身的系統要好。

互聯網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不會到處積極推廣他們的產品,這幾乎是壹個公理。他們采用“病毒式營銷”的方式,也就是說,壹些推廣會直接從壹個用戶傳播到另壹個用戶。壹個網站或產品如何依靠廣告來推廣,妳幾乎可以斷定它不是Web 2.0。

甚至許多互聯網基礎設施,包括大多數網絡服務器中使用的Linux、Apache、MySQL、Perl、PHP或Python代碼,都依賴於開源的對等產品。它包含了集體和網絡賦予的智慧。在SourceForge.net網站上至少有6.5438億個開源軟件項目。任何人都可以添加項目,任何人都可以下載和使用項目代碼。

同時,作為被用戶使用的結果,新項目從邊緣遷移到中心。軟件的有機接受過程幾乎完全依賴於病毒式營銷。同時,作為用戶應用的結果,新項目從外圍走向了中心,這是壹個有機的軟件采用過程,幾乎完全依賴於病毒式營銷。

經驗是,來自用戶貢獻的網絡效應是Web 2.0時代主導市場的關鍵。

  • 上一篇: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事業單位體檢
  • 下一篇:網絡直播和運營學什麽?
  • copyright 2024遊戲中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