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遊戲中心平台 - 網路行銷 - “兩輪電動車中的特斯拉”又出事兒了

“兩輪電動車中的特斯拉”又出事兒了

近兩年,電動自行車制造水平越來越先進,壹鍵啟動、智能導航、實時定位、語音藍牙等智能化功能五花八門,隨之而來的,市場對不合格產品的監管力度也越來越嚴格。這不,小牛電動車因在合肥、海南、廣西等地市場抽檢中查出產品不合格,近期就被相關質檢部門公布罰款30萬元。此事在又壹次引發外界對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的爭議之余,關於小牛電動車自誕生以來就標貼的“智能化”技術標簽,也有不少網友媒體開始提出質疑。

“不合格”並非首次

根據信用中國官網顯示,近日,小牛電動車運營主體江蘇小牛電動 科技 有限公司新增壹條行政處罰信息,決定文書號為武市監處字〔2021〕137號。處罰單位為常州市武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結果為罰款290200元並沒收違法所得9800元,***計300000元。

處罰事由為小牛電動生產的規格型號為TDT10Z(生產日期:2019年6月25日)、TDR06Z-1(生產日期:2019-06-06)、TDR06Z-1(生產日期:2019-04-28、2019-05-15)的電動自行車,分別在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監督抽查中經抽樣檢驗,存在照明項目、短路保護、使用說明書、尺寸限值、蓄電池防篡改等項目不符合GB17761-2018《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標準,被判定為不合格,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和國產品質量法》的相關規定。

而在這之前,小牛電動還曾於2020年4月,被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其生產的TDR06Z-1、TDT09Z-2和TDR21Z等三個規格電動自行車不合格,原因是“整車質量、腳踏騎行能力、尺寸限值、過流保護功能、使用說明書項目”,“電動機編碼、尺寸限值、反射器、過流保護功能、使用說明書項目”以及“使用說明書項目”不合格。

另外,在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曾發布的關於2019年度廣東省電動自行車及充電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顯示,小牛電動生產的規格型號為TDR21Z的電動自行車因淋水涉水性能項目不合格被通報。而淋水涉水性能項目不合格,意味著該車淋水涉水後易造成外殼漏電或短路,影響正常使用甚至存在安全隱患。

在兩輪電動車市場,小牛電動壹直以“兩輪電動車中的特斯拉”自詡,並在2017年時推出了付費的“智能服務”,包括:車輛實時定位、行車軌跡記錄、實時電量查詢、剩余裏程預估、非法異動報警,以及失竊上報等功能。但從黑貓投訴來看,以實時定位功能為例,小牛電動在2016年就被投訴的“用戶儀表盤出現‘67’故障碼”問題,至今似乎都沒有得到完全解決,E俠君查詢黑貓投訴貼發現,2021年以來,仍有用戶反饋“小牛電動車顯示故障67,GPS無信號無法定位、“電動車的智能服務中定位服務頻繁掉線且無法使用”,而且大多數用戶都是處於正常的付費期內。

不同規格型號產品,多次、多個項目抽檢不合格,付費“智能服務”問題屢被投訴,小牛電動“智能化含金量究竟有多少”的問題逐漸引發外界爭議。

“智能化”含金量存疑

相比於傳統兩輪電動車車企,小牛電動因其創始人李壹男曾歷任華為副總裁、百度CTO等重要職位,自成立起它便被貼上了“帶有互聯網 科技 基因”的標簽。2015年小牛電動推出第壹款電動自行車NQi,以“自帶APP管理”、“大數據分析”等手機互聯“智能化”功能和“高能超大容量鋰電池包”打開市場想象,在京東上以7200萬元總銷售額、售出1.5萬輛車的成績刷新了國內產品類眾籌紀錄。憑借“智能+鋰電”的高端化標簽,小牛電動迅速從壹眾兩輪電動車品牌中突圍而出,並成功於2018年10月在納斯達克上市。

那麽,小牛電動壹直以來引以為傲的“智能化”技術究竟含金量多少呢?

E俠君梳理小牛電動近年來財報數據發現,近五年多來,小牛電動每年用於研發的費用都大幅低於營銷費用,基本僅為營銷費用的壹半甚至更少。具體2016-2020年,小牛電動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309萬元、3949萬元、9181萬元、6719萬元、1.05億元,營銷費用分別為8975萬元、8306萬元、1.50億元、1.83億元、2.01億元。

這壹情況到2021年也並未有所改善,今年Q1,小牛電動研發費用為2561萬元,營銷費用為7352萬元;Q2,研發費用為3085萬元,營銷費用達6887萬元。對此,有業內分析如此評論——如果說小牛電動依靠“智能兩輪電動車”的概念占得了壹定的市場先機,那麽從投入情況來看,很難判定這個先機到底是大力營銷的結果還是研發優勢的呈現。

再看兩輪電動車行業其他企業,當電動自行車爭霸賽進入下半場,智能化硝煙已起,各大品牌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轉向產品的智能化升級。

雅迪在今年發布了首款AI智能電動車冠智2.0系列,搭載全場景智能音控系統,支持APP遠程控車、AI語音操控。智能無線充電、超級快充生態系統、鋰電智能檢測儀等技術也都搬上了生產線。雅迪總裁王家中直言,“雅迪這兩年整個研發上有30%的人和40%的資金都在向智聯化傾斜。”以其2020年財報數據為參考,雅迪的研發費用為6.05億元,其40%則為2.42億元,高於小牛電動。

同樣擁有互聯網基因,身處小米供應鏈並擁有其低成本制造能力和渠道優勢的九號公司,在2019年底發布兩輪電動車之後,已有B、C、E三系列智能電動車上市,直接對標小牛電動。而九號公司2020年的研發費用為4.6億元,占其總營收的比重為7.7%,甚至高出了小牛電動的營銷費用壹倍不止。

除了九號公司,從***享單車賽道闖入的哈啰單車也不可忽視。哈啰於今年4月推出三款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哈啰電動車,同時發布了智能VVSMART超連網車機系統,同樣可實現手機和電動車的連接。另壹家老牌兩輪電動車企業愛瑪也於去年在深圳成立了智聯化研發中心,也推出了智行系統,能夠智能識別坡度路況,實現輕松爬坡,平路節能,並作出行業首個“百公裏不充電”的承諾,且在智能鎖、智能防盜、智能識別路況等交互方面有所突破。當“智能化”不再是小牛電動的獨家招牌,它還能靠什麽來拼市場呢?

或許有人想說新國標紅利。誠然,新國標電動車政策對整車限重、電池標配、車速限定等核心技術指標做了強制性規定,整車重量含電池不能超過55公斤,在兩輪電動車領域的未來,鋰電池無疑將占據著核心地位。在此方面,以“鋰電化”為特點的小牛電動確實占據獨特優勢,不用經歷從鉛酸電池到鋰電池的轉型期。目前來看,新國標在各地的過渡期主要集中在2021年-2023年,但問題在於小牛電動能否抓住這三年的紅利期。

從銷量來看,小牛電動今年二季度總銷量為25萬輛,過去的2020年全年小牛電動的銷量為60萬輛。而同期(2020年),雅迪、愛瑪的電動車銷量分別為1080萬輛、757萬輛。另外,二季度,小牛加速布局線下,門店開到了2366家,季度新增門店450間;而雅迪則在2020年底就已經擁有17000家門店和3000名經銷商;周傑倫代言的愛瑪電動車在全國更是有超過3萬家門店。

產品銷量與下沈市場擴張均不理想的情況下,自創立初始便定位高端的小牛電動也開始拼起了價格。目前小牛電動的產品矩陣包含高端NQI系列、MQI系列、UQI系列、以及較為低價的GOVA系列,據CFO張鵬在電話會上答分析師提問,這些系列占總銷量的比重分別為11%、14%、19%和56%。其中,兩款GOVA系列的兩款低價車型G0和F0(價格均在2500元左右)占了30%。可以看出,小牛電動銷量最好依然是低價位產品,而小牛電動自身也正在充實低價產品線以搶奪更多市場。那麽問題來了,在下沈市場和地位穩固的傳統車企拼它們最具優勢的價格,小牛電動真能占到便宜嗎?

毫無疑問,智能電動自行車賽道仍處在跑馬圈地的階段,格局還遠未確定。面對新國標還剩三年的過渡期,眾兩輪電動車企均已開啟加速智能化技術與電池配置等技術的轉型升級。當雅迪愛瑪等傳統車企完成蛻變,正在成長的九號哈啰等互聯網基因車企迎頭追上,屆時,小牛電動或將面臨更為被動的局面。

  • 上一篇:四川小吃店加盟
  • 下一篇:電子商務專業有哪些就業方向?
  • copyright 2024遊戲中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