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遊戲中心平台 - 網路行銷 - 冰雪旅遊的網絡營銷環境

冰雪旅遊的網絡營銷環境

壹、對全國旅遊市場發展形勢的總體判斷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金融形勢復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從局部迅速發展到全球,從發達國家發展到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從金融領域發展到實體經濟。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實體經濟增速大幅下滑。目前,金融危機本身尚未見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正在加深,其嚴重後果將進壹步顯現。普遍預計,世界經濟正在進入“嚴重低迷”時期,主要發達經濟體“已經或接近衰退”。

受國際金融危機快速蔓延和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放緩的影響,加上我國經濟生活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尚未解決,我國經濟運行困難增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經營困難增加,金融領域潛在風險加大。盡管中國經濟發展面臨來自國內外的嚴峻困難和挑戰,但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趨勢沒有改變。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居民消費、生態環境保護發展空間巨大,擴大內需潛力巨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形成了更好的制度環境;金融體系總體穩健,財政赤字較小,外匯儲備充足,國內儲蓄率較高,宏觀政策調整空間較大。

(壹)金融危機對全球旅遊消費的影響

世界旅遊組織預測,由於金融危機,今年全球過夜遊客增長率將低於3%。全球旅遊收入增速不到5.6%。危機對全球旅遊消費的影響如下:

第壹,影響很深。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導致全球旅遊消費信心明顯下降,這可能成為繼20世紀70年代初石油危機和8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之後,全球旅遊市場第三次強大的經濟沖擊波。

第二,影響機制特殊。眾所周知,在各種突發事件和外部危機中,天災人禍如非典、地震、9.11等。都屬於外因,影響或抑制旅遊消費的範圍窄、程度淺、時間短,負面影響往往來得快去得也快,呈“大起大落”的V型軌跡下降。但這次金融危機影響的是供給和需求兩方面,這是內因,起的是質的作用。必然導致旅遊需求萎縮,帶動旅遊業發展的經濟引擎失速,其負面影響呈現出“緩降緩升、低潮潮起”的變異U型軌跡。

第三,全球化加劇了危機。全球化作為壹把雙刃劍,日益深化,不僅加強了各國旅遊業之間的聯系,也加劇了世界旅遊業的脆弱性,加劇了市場動蕩,增加了應對的難度。在這壹宏觀背景下,全球旅遊業應對世界金融危機的力度前所未有,不可控、不可預測的因素明顯增加。

(二)對中國旅遊業的影響

為了盡快摸清危機的影響,今年6月中旬165438+10月,我帶隊以“鞏固拓展三大市場,妥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為主題,赴上海、浙江、北京進行調研,聽取了11科研部門的意見。我們了解到兩個突出情況:壹是金融危機加速了旅遊市場的調整,市場政策調整的時機已經成熟,勢在必行。特別是國內旅遊應該被賦予更加突出的戰略定位。二是金融危機影響深遠,入門市場首當其沖。壹些以入境業務為主的旅行社舉步維艱,商流、客流、資金流風險加大,不得不收縮戰線。預計明年業務量可能會大幅減少。

通過調查,我們認識到:第壹,調整市場政策勢在必行。市場政策要與時俱進,因時而變,急需宏觀調整。第二,旅遊業將進入下行周期。危機迅速蔓延,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進入下行通道,居民出遊信心不高,市場放緩甚至下滑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宜密切跟進,研究對策,長期備戰。第三,危機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市場的影響不同。調查發現,上海是外向型經濟,國際依存度和敏感性強,外部危機傳播快,渠道多,影響深。業內報道“寒冬已至”。浙江民營經濟發達,市場由國內遊客支撐,由國內消費支撐,影響相對較小。旅行社、航空業、高星級酒店困難較大;入境遊、長線遊、高端遊影響很大。四是各地信心滿滿,措施充足。目前,信心比黃金更珍貴,比金錢更重要。三地業界信心滿滿,措施充足,表示會全力應對,轉危為機。旅遊業是壹個依賴性和敏感性很強的行業,危機沖擊是常態。重要的是堅定信心,帶好隊伍,練好內功,抱團過冬,拉小手共渡難關。

通過多次調研工作會議,結合本次調查和國家旅遊局駐外辦事處的專項調查,我們認為金融危機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壹是對居民旅遊需求有影響。金融危機給中國經濟帶來了許多不確定、不穩定的風險,這些風險將迅速傳導到居民的消費行為上,並將首先影響到旅遊需求。外資撤離、出口減少、中小企業倒閉、失業增加、房價高企等宏觀層面的活力不足,必然拉低經濟預期,抑制出行信心。從國內旅遊需求來看,長途旅行和高端旅行可能首當其沖,商務旅行、獎勵旅遊、高爾夫和會議活動有需求下降的風險。但由於國內旅遊的火爆、規模化和常規化,預計全年市場整體運行仍將保持較大增長。預計2008年國內旅遊人數和國內旅遊收入分別增長6%和12%。從出境旅遊需求來看,高端商務休閑產品需求可能下降,跨洲長途旅遊不排除下降的可能;但考慮到境外遊仍處於高速增長期,消費更加活躍,金融危機的影響可能相對有限。預計2008年出境旅遊人數將增長12%。

二是對外部旅遊需求產生影響。全球金融危機導致人均可支配收入減少,入境旅遊外需明顯減弱,拉動增長的需求端缺乏動力。主要表現為遊客投入進入下降狀態,整體市場形勢低迷;入境遊客、過夜遊客、外匯收入均有所回落,表明入境市場面臨嚴峻考驗。主要客源國降幅擴大,韓日兩大市場連續多月大幅下滑;長線遊客全面大幅下降,觸底反彈信號較弱。預計2008年,中國入境人數、過夜人數和旅遊外匯收入將分別下降2%、3%和5%。

第三,對市場供應和企業管理有影響。隨著全球財富縮水、資本緊縮和經濟衰退,中國旅遊業引進外資的外部環境趨於惡化。隨著外部需求的減少,旅遊企業經營國際業務的難度加大。國內部分旅行社入境業務不景氣,市場預期悲觀。他們更多地轉向本國居民的需求,經營薄利多銷的國內遊和利潤空間大的出境遊。

(三)應對金融危機的主要思路

中國雖然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並存,挑戰和機遇並存。中國旅遊業的長期發展趨勢沒有改變。主要原因如下:壹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為旅遊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第二,中央政府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宏觀經濟政策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三是金融危機加劇了市場調整,為旅遊業轉型升級和旅遊產業品質升級創造了有利條件。第四,國內旅遊市場潛力巨大,為應對危機提供了強大的市場基礎。第五,各種危機的考驗為旅遊業提高抗風險能力積累了寶貴經驗。只要我們審時度勢,科學決策,周密部署,努力工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有條件、有能力化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最大限度地減少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確保旅遊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近日,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弗蘭加利表示,中國應對危機的現有條件相對優越,未來中國仍將是世界旅遊格局中最具活力和關鍵的國家。我認為,全國旅遊市場宣傳戰線的同誌們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第壹,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保增長、上水平、增活力、重民生”的工作目標,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在危機中抓住商機,在逆境中開拓市場。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振奮精神,團結壹心,全國壹盤棋,努力渡過難關。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努力工作,敢於探索,越要樹立行業的社會責任感,為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貢獻。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超前的困局意識。越是要在解決及時需求、啟動應急措施的同時,做好長遠規劃,統籌兼顧。

二是把握趨勢,靈活應對。針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要樹立長遠性、戰略性、綜合性、宏觀性的工作思路,以提振市場信心為主攻方向,跟蹤其影響,關註各方面動態,及時、科學、準確判斷形勢,制定有針對性的市場發展戰略,適時調整和充實工作計劃。在開拓國際市場時,要以周邊國家和地區為重點,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創新宣傳推廣手段;針對長途市場,進行整體形象宣傳,確保中國在危機後成為長途遊客的首選旅遊目的地之壹。

第三,要顧全大局,抓住機遇。要宏觀縱向思考,挖掘壹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壹是充分解讀政策主題,用好國家擴大內需新政策,放大政策效應。以民生和基礎設施為重點的4萬億投資將刺激支線機場和高速公路等上下遊產業,改善農村和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國家加快住房、養老、醫改、教育等民生保障機制建設,有助於解除後顧之憂,刺激出行;農村土地改革將給鄉村旅遊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二是把握新的市場機遇。善於敏銳地感知和利用危機中的各種機會,創造新的優勢。比如危機期間全球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導致航空成本下調,旅行社采購成本相應降低,凸顯運營成本優勢。

四要增長技能,夯實基礎。第壹,加強產業實力,完善供給體系,提高應對危機的硬技能。二是探索完善旅遊經濟監測體系,逐步建立市場景氣指數、企業信心指數、危機水平指數和旅遊提示指數。三是探索完善危機預警和指標體系,逐步建立危機管理基金、政策應對機制和國際合作機制,發布企業社會責任指南,建立危機應對信息庫。

二,三大旅遊市場的發展政策調整

目前,我國開發三大旅遊市場的政策是“大力發展入境旅遊,積極發展國內旅遊,規範發展出境旅遊”。隨著形勢的發展,其政策立場、政策主張、政策內涵和政策目標都應與時俱進,做出相應的調整。為此,國家旅遊局準備將政策重述為“全面發展國內旅遊,積極發展入境旅遊,有序推進出境旅遊”。新政策突出以人為本、民生優先,以及“滿足內外需要、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戰略規劃。

(A)法律表明,國內旅遊業應回到其優先地位。

“先國內旅遊,後入境旅遊,再出境旅遊”既是各國的共同路徑,也符合旅遊全球化的基本規律。各國旅遊壹般都是“先國內後國內”,遵循“先發展國內旅遊,再依次發展入境旅遊和出境旅遊”的發展路徑,有著清晰的邏輯軌跡。率先發展國內旅遊,優先滿足國家需求,體現“國家優先”的產業關懷和“國家利益優先”的初始動機;提高旅遊發展水平,培養全民旅遊意識。在現有旅遊設施和環境的幫助下,入境旅遊也步其後塵,進入發展軌道。隨著國民旅遊時尚和經濟水平的提高,出境旅遊需求逐漸釋放。

(二)入境旅遊創匯依存度逐步減弱。

壹是創匯功能被大大削弱。過去30年,中國入境旅遊外匯收入年均增長近20%,遠低於國家外匯儲備35%的年均增長水平。在國家外匯儲備總額中,旅遊外匯的比重大幅下降。改革開放初期,比例超過30%,1986年甚至達到74%;但從90年代開始逐漸下降,僅在90年代後期維持在10%左右。2007年已降至2.7%的歷史低點。30%和不足3%的巨大反差,說明入境旅遊創匯功能的戰略意義已經不存在了。

二是在服務貿易格局中的地位下降。在改革開放中期之前,入境旅遊壹直是維持國際貿易平衡的重量級平衡器。隨著國際貿易範圍和種類的擴大,其創匯比例下降了20個百分點。2002年以前,旅遊外匯收入占服務貿易總收入的50%以上。從2003年開始,比例逐年大幅下降,維持在35%左右;2007年,下降到30%的歷史最低點。

(三)國情和國策凸顯國內旅遊的重要性

第壹,中國已經進入民生時代,旅遊業應該成為民生產業。民生是當前中國最大的政治,是執政理念的基礎。滿足絕大多數人的旅遊願望,維護絕大多數人的旅遊權益,是事業和發展的根本。要更加重視旅遊過程中反映的人民群眾的呼聲、需求和願望,滿足旅遊者的需求,解其所急、排其所難,切實滿足和保障人民群眾的旅遊需求。因此,我們應該全面發展國內旅遊,並把它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

第二,中國已經進入內需時代,旅遊業應該成為動力產業。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日益明顯,可以預見,“擴大內需”將成為未來相當長壹段時間內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因此,在積極發展入境旅遊,確保入境旅遊外部需求不出現大問題的同時,更要重視國內旅遊內部需求,識別、滿足、提升、擴大內部需求,全面發展國內旅遊,擴規模、上速度、上檔次、調結構、促效益。

(四)三大旅遊市場的宏觀定位

總體目標是推動科學發展,培育民生產業,著力擴大內需,滿足和保障最廣大人民的旅遊需求,關註民聲,滿足民需,反映民意,促進民生。以強化經濟和社會功能為重點,全面發展國內旅遊。積極發展入境旅遊,強調“推廣”,以“推廣”促“發展”,註重強化全球化、文化傳播和改善貿易條件的功能。有序推進出境旅遊,質量和規模優先,著力強化外交和文化功能。

三、旅遊促銷工作的總體思路和具體要求

以旅遊目的地形象宣傳為核心,多渠道開展旅遊宣傳促銷,是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的壹項中心任務。多年來,我國旅遊推廣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發展和完善,取得了顯著成效,積累了豐富經驗。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的宣傳推廣工作,與我國旅遊業轉型升級的戰略任務相比,與新時期國家社會、經濟、外交的宏觀發展環境相比,還不能完全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還有壹定差距,仍需改進。

面對新的市場環境、競爭形勢和發展重任,我們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以與時俱進的姿態,以專業的眼光,認真的作風,進壹步改進和拓寬旅遊促銷工作思路,進壹步探索和完善旅遊促銷工作機制,進壹步鞏固和提高旅遊促銷效果。

今後壹個時期,旅遊宣傳推廣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調研為基礎,以整體旅遊形象提升為核心,以營銷渠道建設為途徑,全面提高旅遊宣傳推廣工作的針對性、專業性和實效性。

(壹)基於市場調研

市場調查是運用科學方法,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有目的、有系統地收集、記錄、整理、分析和研究有關市場營銷的各種信息,掌握市場狀況和發展趨勢的活動。市場調研和分析是科學決策和科學營銷的前提。只有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才能把握旅遊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搶占先機。

壹是加強旅遊市場調查,把握需求變化的新動向和趨勢。市場需求紛繁復雜,直接以遊客為中心,充分滿足人們精神追求的旅遊需求瞬息萬變。只有準確把握需求特點,才能科學制定市場開發策略,瞄準目標市場,形成產品建設和市場開發策略,這是開展旅遊促銷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證。加強旅遊市場調查,應密切跟蹤旅遊需求,捕捉有用信息,發現潛在風險,提出對策。不僅要把握旅遊市場的政治、經濟、外交概況,還要了解旅遊市場的消費特征、社會特征、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既要著眼外需加強國際市場研究,又要立足內需科學判斷國內旅遊的經營特點、市場走向和發展環境;既要關註旅遊市場遊客需求的靜態特征,又要善於解剖現狀,由表及裏,由近及遠,發現其潛在特征和發展趨勢,提出長遠戰略思路。

第二,加強旅遊供給研究,有針對性地進行旅遊市場推廣。供給和需求構成了市場,能否在規模、結構和層次上實現供需平衡,直接關系到旅遊市場開發的成敗。為此,要在充分把握和深入研究需求的基礎上,牢牢抓住供給這個環節,切實擴大和增強供給。特別要註意對區域產品進行系統深入的碎片化研究,如加強華東、新三峽、香格裏拉、絲綢之路、青藏鐵路、東北冰雪旅遊區等市場分析。要特別重視事件營銷的市場驅動作用,做好世博旅遊的研究。要以旅遊形象建設為重點,準確把握供需結合,做好當地旅遊形象定位與品牌培育、宏觀環境戰略研究與市場掃描、未來需求預測與分析、目標客源識別與開發等相關研究。根據國內旅遊消費需求,重點研究符合當地旅遊資源、競爭優勢和區域布局的供給體系,升級完善周邊遊、短途遊、農家樂,擴大有效供給。

第三,完善市場調研機制,增加市場調研的深度。壹是要廣泛利用資源,形成合力,有機整合旅遊管理部門、R&D旅遊企業部門、旅遊院校和研究機構等力量,整合內外聯動和產學研,全面加強市場調研,及時獲取最新信息,把握旅遊市場變化和趨勢,形成系統、規範、有效的市場調研機制。二是根據市場研究的基本範式和通行模式,對專業旅遊市場進行深入分析,特別是加強對網絡營銷、高端市場等新型營銷渠道和新興細分市場的研究。第三,要以開放的視野和宏觀的思維,研究產業戰略發展的壹些重大問題。當前要特別重視以擴大內需為主題的國內旅遊研究,緊緊圍繞地方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提出壹些戰略性、方向性的市場開發思路和措施。

(二)以提升整體旅遊形象為核心

全球旅遊發展實踐表明,以旅遊整體形象為核心,引領供給體系建設,吸引旅遊需求,已成為具有普遍適應性的重要經驗。開展旅遊整體形象宣傳是旅遊市場內在規律的必然要求。旅遊業作為行業發展的公共產品,整體形象提升應由政府主導和主導,企業負責吸引接待等後續市場開發。政府整體形象推廣的主要模式是圍繞形象包裝和策劃,組織開展壹系列推廣工作,塑造主要景點,強化旅遊綜合形象,打造綜合競爭力,從而吸引潛在群體的註意力,誘發其對目的地的想象和向往,通過形象獲取和識別獲得購買沖動和消費決策。

各國旅遊組織普遍把提升旅遊整體形象作為首要職能。主要方法有:壹是堅持政府為主體。大多數國家都成立了以整體形象推廣為己任的國家旅遊機構,編制充足,職能明確,經費可觀,來源穩定。例如,法國之家和西班牙國家旅遊局有四五百名員工。海外辦事處足夠多,比如馬來西亞44個,瑞士34個,法國33個,德國西班牙365,438+0。其大部分資金由政府統壹分配,納入中央政府壹般預算。比如美國4億多元的旅遊推廣費,是由參眾兩院特別決議撥款的;今年,眾議院還通過了《旅遊促進法》。第二,廣告是主要載體。廣告占各國整體旅遊形象推廣經費的47%,旅遊業高度發達的西歐占64.2%。2004年,多達39個發達地區的旅遊局在CNN亞洲頻道播放廣告。三是將旅遊形象提升為國家形象,實施國家行為。比如2001,韓國舉辦“韓國旅遊年”,前總統金大中致開幕詞。2007年,馬來西亞舉辦國家旅遊年,作為慶祝國家獨立50周年的重要活動,撥出41萬美元專項資金,總理致開幕詞。

在長期的海外形象推廣實踐中,我們積累了壹些經驗,形成了許多獨特的模式。但目前的做法大多集中在年度主題口號、大型活動營銷、中國旅遊推介會、零散廣告、邀請旅行社和媒體考察收集創意、制作宣傳資料等方面,缺乏系統性強、戰略方向明確、品牌效應顯著的中國旅遊整體形象,國際形象模糊,連貫性不足,品牌意識薄弱,缺乏市場吸引力、想象力和親和力。各地基本沿用上述做法,重活動組織、輕品牌建設的現象較為突出,整體形象宣傳相對滯後。

鑒於此,今後應突出以下幾點:壹是把提升旅遊目的地整體形象作為各級旅遊部門的基本職能和中心任務;堅持以整體旅遊形象推廣為核心,發出統壹聲音,引領營銷工作。其次,從專業推廣的角度,面向國際國內市場策劃推出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高度濃縮地方風格的整體旅遊形象,制定形象推廣和品牌建設工作方案,加強市場影響力、親和力和滲透力,培養品牌忠誠度,提升競爭優勢。針對國際市場,國家旅遊局正在加緊設計、包裝和推廣中國旅遊形象。為消除對中國的誤解和誤讀,初步考慮以“中國:超乎妳的想象”為形象口號;對於國內市場,我們也在考慮采取類似的措施。第三,加大主流媒體的廣告投放,加大網絡營銷,立足大眾,面向終端消費者,培養市場關註度,激發旅遊欲望。第四,以重大事件營銷為重點,借助當地大型經貿、文化、體育活動,開展壹次持續、長期、品牌化、專業化的旅遊形象推廣活動,營造市場聲勢,吸引社會關註。國家旅遊局將充分利用和詮釋世博會主題,打造國家亮點,強化市場形象,吸引世界目光;各地要做好本地事件營銷,吸引眼球,打造註意力經濟。五是配套完善旅遊供給、規範市場監管、提高導遊素質等關鍵環節,確保每個旅遊目的地的整體形象在國內外遊客的實際體驗中經得起品牌驗證。

(三)營銷渠道建設的途徑

營銷管理理論表明,營銷渠道是促進產品或服務被順利使用或消費的壹組相互依賴的組織。良好暢通的營銷渠道有助於目的地營銷機構更好地開展各種營銷活動。每年全行業組織參加國內外例行展會,舉辦大型推廣活動,邀請各大旅行社和媒體參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這些渠道都面臨著進壹步建設的任務。在現有營銷渠道的基礎上,逐步建立立體交叉、有效的旅遊營銷渠道體系。

構建新的旅遊營銷渠道體系,要始終以市場需求為主導,挖掘和利用渠道優勢,既要拓寬現有渠道的寬度,又要開辟新的渠道品類,最終達到立體交叉、行之有效的目的。首先,升級現有渠道。現有渠道,如常規展覽、大型促銷、旅行社和媒體訪問等。,應進壹步改進模式,強化專業,提高質量,充分利用渠道優勢。特別是要加強行業聯系,有效識別與土特產銷售密切相關的利益相關者,重點培育、支持和協助,擴大* * *利益,形成共贏機制。第二,培育網絡渠道。網絡渠道具有用戶大眾化、選擇多樣化、成本低廉、操作簡單、全天時、虛擬空間等諸多優勢,各行各業都趨之若鶩。應更加重視網絡營銷的作用,加快建設以提供公共信息和服務為主要功能的多語種旅遊信息網絡,探索“無紙化”和“電子化”旅遊促銷創新,借助網絡平臺提升旅遊促銷水平。第三,創造性地利用好其他渠道。善用整合營銷傳播的理念,調動或利用壹切有用的力量或機會,既借力打力,又借勢造市。比如,我們應該更加積極主動地向國家年、交流年、高層互訪、峰會、國際會議等重大國際活動靠攏。,並巧妙地積極介入。要廣泛利用使領館、僑聯等海外資源,拉長和拓寬營銷渠道。各地也要主動尋找機會,建立相應的渠道。

以上旅遊推廣總體思路的目標是全面提高旅遊推廣的針對性、專業性和有效性。首先是提高針對性。宣傳推廣工作目標龐大,市場多變,需要進壹步提高針對性,在目標客戶群的設定、宣傳資料的制作、專業展會的組織、市場開發的戰略戰術等方面註重針對性,而不是不斷變化。特別是國內旅遊市場需求豐富,層次多,類型多,應分類采取相應策略。二是提高專業性。專業水平直接影響宣傳推廣的效果。堅持科學發展觀,提升專業素養和專業視野,把專業精神融入宣傳推廣的全過程和每個環節,把專業理念和專業模式作為指導和衡量宣傳推廣的基本標準。三是提高有效性。在針對性和專業性的前提下,最終目的是提高宣傳推廣的有效性。要逐步引入推廣活動的評估機制,不斷完善和修訂工作機制。

在具體的宣傳推廣工作中,要堅持“市場細分化、渠道系統化、活動區域化”的基本要求,並將其貫穿於各項工作實踐中。

第壹,堅持細分市場。旅遊市場廣闊而復雜,任何壹個旅遊企業都不可能為所有消費者提供有效的旅遊服務。對旅遊市場進行細分,將不同需求的遊客劃分為若幹個子市場,然後圍繞確定的目標市場進行宣傳推廣。通過市場細分,及時發現機會,占領目標市場,制定有針對性的戰略戰術,爭取長遠發展。要認真進行市場調研和分析,根據旅遊市場的不同情況,制定多樣化的特色營銷策略,如壹地壹策、壹省壹策、壹城壹策、壹品壹策等,細分產品和客戶,深度開發旅遊市場,全面提升旅遊形象。

二是堅持渠道體系化。豐富的營銷渠道體系可以提高旅遊產品銷售的效率,使宣傳推廣工作更加廣泛有效。目前,壹些歐美國家的旅遊營銷渠道體系已經比較成熟和健全。我國旅遊營銷渠道還比較單壹,尚未形成體系。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努力完善我國的旅遊營銷渠道體系,多學習、多實踐、多提高,逐步形成立體交叉、行之有效的渠道體系。

三是堅持活動區域化。在“壹品壹策”、“壹地壹策”的基礎上,重點加大“電影包裝、區域推廣”的推廣力度,以整體形象為核心,以旅遊線路、旅遊區域為重點,多途徑、全方位出擊。比如,面向國際市場,短程市場以日韓、東南亞、港澳臺為單位,遠程市場以英語、法語、德語、俄羅斯聯邦為單位,形成立體攻勢,采取不同策略,展開針對性推廣。面向國內市場,強化區域觀念,打破行政界限,建立線路和紐帶,提升區域形象,享受外部客源,促進區域流動性。在這方面,江浙滬壹直走在前列;北方十省市14旅博會也形成了顯著的品牌效應,打造了鮮明的區域整體形象。2009年,國家旅遊局將組織以線路和區域為主題的境外展示推介,加強對區域聯合推介和區域節慶品牌的引導和支持。

  • 上一篇:安順職業技術學院團委官方新媒體平臺有哪些?
  • 下一篇:紅地球彩妝是哪國產品 red earth紅地球是幾線品牌
  • copyright 2024遊戲中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