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遊戲中心平台 - 網路行銷 - 開放性問題的優勢_努力增創開放性經濟發展新優勢

開放性問題的優勢_努力增創開放性經濟發展新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江蘇深入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以改革創新精神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推動全省開放型經濟蓬勃發展、轉型升級並取得引人矚目的重大成就。  ——利用外資連續9年保持全國第壹,截至2011年底,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突破2500億美元。特別是“十壹五”期間,我省利用外資領先優勢進壹步鞏固,5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182億美元,超過2005年前的全省總和。

——外貿大省地位進壹步得到鞏固。全省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連跨5個幹億美元級臺階,達到5397.6億美元,年均增長26.8%,連續9年居全國第二位。更為可喜的是近年來外貿結構加速優化,服務貿易占貨物貿易總額比重提高到5.8%,壹般貿易增速快於加工貿易13.5個百分點。

——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快速發展。“十壹五”以來,全省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速超過50%,對外投資額占改革開放以來對外投資總額的九成以上,到2011年底,全省境外中方協議投資額達86.9億美元。

——服務外包成為開放型經濟新亮點。服務外包從無到有迅速壯大,僅用5年時間全省國際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就達到104億美元,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突破60億美元,發展規模、發展勢頭均領先全國。蘇南地區成為全國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增長較快、集聚度較高、競爭力較強的地區。

——各類開發區建設全國領先。去年底,全省122家國家級省級開發區以全省2%的土地,吸納了全省3/4以上的實際到帳外資,創造了112的地區生產總值、2/3的工業增加值、3/4的外貿進出口,成為外商投資的密集區、改革創新的先行區、迅速崛起的新城區和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在參加入代會江蘇代表團審議時鼓勵江蘇要在科學發展等六個方面邁出新步伐,同時特別強調要鞏固和發展江蘇開放型經濟特色和優勢。當前,世界經濟處於大發展大調整大變革之中,全球經濟發展模式、產業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調整變化。江蘇作為發達地區,處在改革開放前沿,必須不斷適應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變化的新要求,準確認清開放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緊緊圍繞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大局,牢牢把握“十二五”發展的主題主線,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和先導作用,繼續堅定不移地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突出企業、城市、人才“三個國際化”,註重調整出口結構和優化進口結構、更高水平“引進來”和更大步伐“走出去”、提升開發區集約創新和社會服務功能“三個並重”,全力推動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不斷增創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

圍繞“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現有比較優勢,積極培育新的競爭優勢,穩步發展貿易規模,推動外貿增長方式轉變,著力建設外貿強省。

優化產生結構,增強產生競爭力爭力,經過多年的發展,我省在傳統產業、新興產業領域培育壯大了壹批具有壹定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要堅持“調高調優調強”的基本取向,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構建具有中國特色、江蘇特點的現代產業體系,從根本上增強我省外貿出口的競爭力。

二是搭建載體平臺,增創貿易新優勢。大力加強出口基地、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交易物流中心“三大載體”建設,推動產業集聚優勢轉化為出口競爭優勢和進口促進優勢。特別是要重點培育壹批國際化大市場,打造壹批國際展會,發展壹批國際電子商務平臺,構建內貿與外貿互動發展、出口與進口有機結合的載體。

三是培育壯大主體,推進企業國際化。實施“跨國公司培育計劃”,以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為重點,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能力,打造壹批在行業具有話語權的龍頭企業,在此基礎上加快培育壹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知名品牌和自主渠道,具備較強競爭力的國際化企業。

將“引進來”與“走出去”有機結合起來,著力提高整合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的層次。

壹方面,要更高水平“引進來”。當前,中國仍然是外資的優選目標,江蘇仍然具有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競爭優勢。壹是主動選資,加大合資合作力度。根據我省產業導向主動選資,推進內外資企業配套協作,在鼓勵合資合作中擴大溢出效應,打造具有本土競爭力的產業鏈。加大新興產業投資合作力度,鼓勵各地結合自身基礎和特色,引進和培育符合國際產業發展趨勢和我省產業發展方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創新利用外資方式,鼓勵外資企業通過並購、參股等方式開展非綠地投資,促進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二是拓展領域,加快服務業利用外資。充分發揮江蘇科教文化發達、生態環境資源等優勢,圍繞制造業轉型升級,重點發展為制造業配套的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研發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突出引進軟件、文化創意等新興服務業,大力引進教育、醫療等民生服務業,實現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速、結構優化,比重提高。三是招才引智,推進人才國際化。確立人才資源是第壹資源的觀念,深入實施“十大人才工程”,大力引進我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所急需的各類創新創業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緊缺高端人才。同時,加大選派各類人才赴境外學習培訓力度,鼓勵高校院所積極開展國際人才交流合作,努力提高本土人才國際化素質。四是軟硬並舉,打造更具競爭力的開放環境。隨著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的開放、開放式創新的加快,必須更好地營造服務業開放環境、國際化人才創業創新環境和人居環境。要在加強重點開放口岸、重大基礎設施等硬件建設的同時,加大政策促進力度,采取切實可行舉措,營造公正透明的法制環境、規範運作的市場環境和開明開放的人文環境。

另壹方面,要更大步伐“走出去”,壹是加快發展境外投資。抓住國際金融危機難得機遇,完善境外投資促進政策,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兼並企業、收購營銷網絡和研發機構、建立生產基地。當前,特別是加強對歐洲新能源、新材料、低碳環保、生物醫藥和精密制造業等技術密集型產業投資力度。二是加強境外載體建設。繼續推進東埔寨西港特區和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區兩個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積極推進省級境外產業集聚區認定工作,爭取在歐洲、美洲、澳洲等國家設立省級境外產業集聚區。推動我省特色商貿城到境外設立商品城,實現海外供應鏈聯盟集群式“走出去”。三是完善服務促進體系。創新管理體制、簡化核準程序、強化信息服務,***同推動企業境外投資、服務企業境外發展。特別是針對企業境外投資“融資難”問題,探索設立江蘇海外投資發展引導基金,建立和完善支持企業“走出去”投融資體系和資本運作平臺。

開發區過去是我省開放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今後更要進壹步發揮引領示範帶動作用,成為江蘇改革開放、轉型升級的先行區。

著力提升集約化水平。加強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使每個開發區都能形成若幹特色鮮明、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鏈或產業。依托龍頭型企業推進產業鏈招商,積極招引帶動能力強、產業關聯度大、科技含量高的龍頭型、基地型、總部型項目。緊緊抓住上海、蘇南、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有利時機,結合蘇北開發區優勢產業、發展潛能,主動承接優質產業項目。

打造壹批創新型園區。選擇若幹國家級開發區和有條件的省級開發區,加強與外資研發機構、國內研發單位的合作,建設壹批以應用型技術成果孵化為宗旨的開放運行的產學研合作服務平臺,為開發區科技創新活動提供重要的支撐性服務。

加快向新城區轉化。對部分較為成熟的開發區,加強規劃引導,推進與主城對接,促進產業發展、商貿服務、基礎設施、社區建設合理布局、配套銜接,努力將開發區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生態宜居的國際化新城區。

(作者系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巡視員)

責任編輯:金雯

  • 上一篇:山東大專可以報考的學校。
  • 下一篇:河南商人代表
  • copyright 2024遊戲中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