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遊戲中心平台 - 網路行銷 - 用思維模型分析瑞幸咖啡的面臨問題和未來機會

用思維模型分析瑞幸咖啡的面臨問題和未來機會

截至2018年底,瑞幸已經完成兩輪融資,金額達4億美金。2019年5月17日,瑞幸登陸納斯達克,實現IPO,估值42億。

由神州系團隊構建的瑞幸咖啡,用互聯網的打法瘋狂擴張,已經在線下開了2000家門店,2019年計劃開店2500家,屆時門店總數將會超過星巴克。

實際上,對於瑞幸咖啡的發展模式,坊間爭議是很大的。因為到目前為止,它在完全不盈利的情況下,靠資本在瘋狂開店,這在傳統的零售行業是很少見的。傳統開店的模式,是壹個店盈利了,我再開第二家。等運營模式被驗證,流程和管理能夠標準化復制的時候,再大規模開店。

瑞幸會不會像想小黃車壹樣破產?補貼取消後,客戶到底能留存多少,會不會在裸泳?這是很多人對瑞幸的疑問。

我們今天用混沌大學的思維模型,來分析瑞幸的現狀,以及未來可能存在的機會。

壹、第壹曲線+價值網絡

1、第壹曲線:過破局點,但是自增長存疑

第壹曲線是用來盤點目前行業或者企業所處的階段。

中國目前主要的咖啡消費還是速溶咖啡,占到72%,剩下的28%才是現磨咖啡。而在現磨咖啡領域,是寡頭競爭市場,星巴克壹家市場占有率在50%左右。

從1999年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開始,現磨咖啡經歷了壹個快速發展期。近年來年復合增長率在10%左右,相對於世界咖啡市場增長2%的速度,仍然處在高速發展期。

按照中西方人均消耗量的對比:芬蘭平均每人每年1200杯,日本韓國平均每人每年180杯,而中國大陸地區平均每人每年僅6杯。現磨咖啡行業離極限點還很遠。

而對於瑞幸咖啡來說,它在第壹曲線的什麽位置呢?有人認為它過了破局點,理由是都已經IPO了。有人認為沒有過破局點,因為所有的數據是在強營銷和低價格組合下形成,壹旦資本不輸血了,瑞幸是否能自運轉,還是像想小黃車壹樣倒下?

按照混沌思維判斷是否過破局點,叫“快來錢”:用戶快速增長、用戶願意付費、用戶主動上門和分享。

按照這個標準,瑞幸是符合上述三條的,唯壹的不同是,這壹切都是在資本補貼下完成。所以我們認為瑞幸已經過了破局點,但是在快速增長期,瑞幸的第壹曲線也有可能掉頭而下,快速夭折,因為瑞幸的增長飛輪還沒有實現自轉。

2、價值網路

我們再來看壹下瑞幸的價值網絡:

資本價值網:野蠻擴張與盈利、精細化運營的矛盾

我們先來看 資本價值網 ,瑞幸顯然是對資本強依賴的,現在通過上市,資金來源可能比較容易解決。但是進入資本市場,意味著開始了增長遊戲。如果瑞幸的故事不能滿足市場的預期,股價的大幅跳水是常事。

想想今天如此偉大的亞馬遜,之前也在為被資本市場認可而努力。2000年,亞馬遜股價跌掉80%;2003年到2008年,股價只上漲了10%;直到2015年,市場才慢慢讀懂亞馬遜。

按照錢治亞的公開講話,瑞幸咖啡要補貼3-5年,開店10000家。這意味著在未來3年內,瑞幸咖啡的數據大概率還是很難看,這種情況下,大眾對瑞幸咖啡的信心和看法就極為重要。

這種情況下, 瑞幸可能就需要在野蠻擴張和盈利數據之間做出平衡。 因為上市之後,妳不太可能不考慮小股東和公眾的看法。

OFO之所以走到今天,除了戴威經驗不足,被資本裹挾,導致只能往前,是壹個很重要的原因。好在錢治亞不是戴威,但是她同樣要面對資本對於回報和增長的渴求,而且,資本的耐心不是無限的。

野蠻生長,和精細化運營之間,同樣存在著矛盾。

此外,瑞幸的想法,是通過資本快速擴張,然後再通過規模效應來建立競爭優勢,實現降本增效。但是,咖啡行業不是微信、或者***享單車,它不存在網絡效應,不是說我過了臨界點就贏家通吃。

先發優勢+資本可能能快速形成規模,但是規模效應不僅僅是體量大。如果每個細胞都生病,我們很難說由細胞組成的人體就是健康的。對於瑞幸,如果單個店面做不到精細運營可盈利,並且可復制。那麽,壹路狂奔帶來的,可能是粗制濫造,造成有規模而無質量。

互聯網虛擬產品可以MVP快速叠代,但是咖啡和門店,畢竟是生活服務,它的邊際成本和調整成本更高。在短時間內門店的快速膨脹,意味著管理難度會成幾何級數增加,這是和打車管理好司機和車輛不壹樣的。

友商價值網:推動行業發展,競爭也會加劇

我們再來看看 友商價值網 ,瑞幸的壹路狂奔,已經引起了星巴克的調整。和阿裏合作開啟外送業務,並且會員平臺互相打通,APP活躍用戶迅速上升。2019年5月,星巴克中國推出“在線點,到店取”服務—“Starbucks Now”(簡稱“啡快”)。

盡管星巴克和瑞幸比,在成本結構和運營模式上差別很大,但是面對瑞幸的強勢進入,星巴克也不會袖手旁觀。未來現磨咖啡行業的競爭,隨著互聯網和新零售的發展,將愈加激烈。

客戶價值網:如何才能留住妳?

而在客戶價值網,目前瑞幸主要的客戶有兩部分,壹部人是星巴克教育好的存量客戶;另外壹部分是用低價砸開培育的新客戶。這兩者的第壹驅動力,都是低價。而通過低價而來,是否會為口味或者品牌留下,這是壹個需要驗證的問題。否則,瑞幸所有的補貼,都只是獲單,而不是獲客。

咖啡並非剛需,而是需要通過長時間的消費和文化熏陶,在後天形成的消費習慣。這個市場培育時間有多長?這個恐怕誰都只能預想,而無法準確預測。

如果想著把咖啡培養成剛需再盈利,恐怕股民等不了那麽長時間。

二、瑞幸未來存在的機會

這部分我們用組合創新的模型,通過供需連來拆解咖啡行業的要素,看看未來瑞幸有哪些新的組合和可能性。

1、需求端:下註多和好,品牌升級

在需求端,瑞幸避開了星巴克的第三空間,選擇了快和省。在未來,在店面建設完成之後,瑞星可能會選擇將資源註入好或者多。這個時候, 對瑞幸來說,可能意味著品牌的升級。

瑞幸的前期,有點像小米,通過性價比來吸引用戶,小米硬件只有3-5%的毛利。而瑞幸,在目前咖啡上是虧損的,至於在未來門店開完或者放緩之後,撤走補貼,是否還能做到好的性價比,是錢治亞需要考慮的事。

而壹旦增加SKU,則意味著將吸納更多的用戶,用戶價值網可能擴充。這個時候,瑞幸可能會和小米壹樣,進行品牌升級。畢竟小米青春版可以賣給“屌絲”,那妳的mix6旗艦版,妳這個價格,是要賣給更高端的人群。

而目前國貨已經開始崛起,隨著消費升級,中國將出現更多的品牌。在以往的工業時代,大家註重的是銷售額,是賣貨,用功能滿足用戶需求。但是到了信息化時代,功能趨於同質化,品牌和體驗,將是消費者更多關註的。

如果瑞幸能真正建立起品牌,而不是知名度和商標,那麽客戶留存將不再是問題。

小米是通過手機作為流量入口,而通過另外兩個模塊,互聯網服務和新零售來盈利。瑞幸如果有了巨大的流量,也很有可能成為壹個新零售平臺。這點我們可以通過連接端來看。

2、連接端:建設軟硬件,搭建新平臺,暢想大數據

在連接端,壹旦瑞幸布局完成,瑞幸在多個城市有了自己的門店、物流系統和大數據系統。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瑞幸線上有海量用戶和自有APP,線下有上萬家門店和員工。

這個時候,在軟硬件上,瑞幸已經具備壹個新零售平臺的條件,瑞幸的想象空間會更大。

比如,瑞幸可以整合供應鏈,變成寫字樓白領的生活管家。盒馬說要讓社區的居民不再用到冰箱,因為盒馬30分鐘送達,就是妳身邊的冰箱。

OK,那瑞幸我可以成為白領們的冰箱,我的店面靠近寫字樓,妳們有想吃的,想喝的,我像盒馬壹樣,30min給到妳,滿足妳的需求,是否可以?這個時候,瑞幸的店面,就變成了每日優鮮的“前置倉”。

甚至,我成為妳們的代言人,通過我的供應鏈,去幫妳挑選精品。蔦屋書店的創始人增田宗昭說,在未來的零售,選擇和推薦能力,將是勝出的關鍵。這種模式下,瑞幸變成了Costco。

如果要朝平臺走,瑞幸就要去整合供應鏈。這點是目前瑞幸並不具備的能力,也需要時間去做。畢竟像阿裏、京東還有永輝這種,都已經在其中展開競爭。

此外,通過咖啡和門店連接了這麽多會員,是不是會累計大量的用戶數據,瑞幸如果有誌於此,甚至可能變成壹家大數據公司。

實際上蔦屋書店就是這麽幹的,蔦屋書店的母集團CCC(Culture Convenient Club),它的收入只有20%來自賣書,其余80%是加盟抽成和策劃收入。CCC實際上是壹家大數據和策劃公司。

這是因為CCC發型的T型卡,日本壹半人口是他們的用戶,由此積累了大量的數據。CCC用這些數據去給加盟商賦能,用大數據形成用戶畫像,幫助加盟店選品、銷售、提高運營能力。同時,所有加入T型卡的商戶積分互通,在消費時,需要交納給CCC銷售抽成。

如果瑞幸也有心變成數據公司,實際上它已經在通過數據積累,給自己的線下門店和線上營銷賦能。這些數據積累下來,並且能夠挖掘和應用的話,未來在數據端的價值,可能會超過實體商品和服務的收入。

三、總結

互聯網,生來就是為了提高效率。將互聯網思維運用到傳統行業,將會改造和重構已有的商業模式,瑞幸正在這麽幹。我們不知道瑞幸是否能真的活下來,並且活得很好。還是說作為先驅,跑的太快而成為先烈。前面樂視的生態化反和OFO就是例子。

無論成功與否,錢治亞和背後的投資人,是值得欽佩的。用長期眼光去看待不變,而不是用資本去追求風口,這是中國創業者未來應有的態度。

  • 上一篇:同樣在《陳情令》的男人都因為這部劇而火了。為什麽肖恩肖的熱度比藝博高?
  • 下一篇:美商婕斯有什麽影響力?
  • copyright 2024遊戲中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