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遊戲中心平台 - 單機遊戲攻略 - 網頁中的 digg排行 是指什麽

網頁中的 digg排行 是指什麽

digg digg中文翻譯為“掘客”,或者“頂格”, 掘客中國站 完全模仿digg公司的無論從版式內上

www.kaluu.com 開路網,壹個版式不錯的網站 等等 具體的可根據參考資料第壹個鏈接

Digg和Slashdot實際上是兩個科技類新聞社區,它們代表兩種不同的新聞提交機制。

slashdot采用的是管理員驅動(moderator driven)的機制:用戶提交新聞,管理員審閱後決定這些提交的新聞是否出現在slashdot的主頁上;而digg采取的是用戶驅動(user driven)的機制,它設置了壹個新聞源的緩沖,用戶提交的新聞首先進入這個緩沖,如果認同這壹新聞的讀者足夠(digg通過壹種類似民主投票的方式來表示對新聞的支持和認可,這壹過程叫做digg),就會從緩沖中脫穎而出,出現在digg頁面上,否則就逐漸被擠出新聞源緩沖。直觀的說,slashdot由管理員控制,而digg則將權力下放給用戶。這兩種不同的新聞提交機制,衍生出不同的社區文化。由於用戶的高度自主性,以及和blog、website的有效集成,digg對最新的網絡資訊反應非常迅速,例如,某個新出現的網絡服務開始發放邀請了,某個網絡服務有了重要的更新,某種新產品登場了等等。任何人都可以將任何有趣的資訊提交到digg(資訊的輸入),任何人都可以對這些資訊進行評論或投票(資訊的處理),任何人都可以將這些資訊通過digg發布到自己的blog或者website(資訊的輸出)。由於大量用戶通過digg的服務進行新聞資訊的輸入、處理和輸出,在短短幾個月內,digg的用戶和網頁流量呈爆炸式增長,並逐漸壓倒slashdot。而隨著digg的壯大,挑戰slashdot的聲音逐漸響起。

與digg不同,任何提交到slashdot的新聞都必須通過技術人員的審核,因此slashdot對新事物的反應比較滯後,而由於審核人員的觀點和普通讀者的觀點可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壹些有趣的新聞可能會被過濾或忽略。兩下壹比較,看起來似乎digg更“進步”壹些,但digg在帶來用戶自主性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經常會有壹些無聊的文章,或者重復的文章得到“認可”並出現在主頁上,某些評論錯誤百出,甚至不少是技術方面的常識性錯誤,而這都是因為digg的門檻太低,以及用戶群的知識層次有限所致。而slashdot就很少出現類似的情況,原因在於其讀者群整體素質非常高,其中大量充斥著geek和hacker,以及壹些專門在大學或其它學術單位做研究的教授及專業人士。盡管技術人員的審核有些緩慢,但卻保證了新聞的質量,經過多年的沈澱,slashdot逐漸積累了壹大批高品位的讀者,這些是digg這個短期暴發戶所不能具備的。

Linus Torvalds在評論slashdotter時說到:他們不管懂還是不懂,總能發表壹些所謂的精辟言論。為了免遭slashdotter的敲打,他補充到,其實他自己也壹直是slashdot的讀者。

盡管這些不過是Linus的壹些戲言,但卻從另外壹個角度反應了slashdot為什麽吸引人。事實上,留言壹直是slashdot的最大特點。slashdotter們圍繞著最新的互聯網科技、開源社區、unix/linux的發展、版權的紛爭等話題熱烈討論,其容納的資訊遠遠超過了新聞主題本身,裏面除了會出現壹些和主題相關的重要補充和精彩發揮外,還不時地會出現壹些給人啟發的想法,讓人獲益匪淺。相比較而言,digg顯得比較淺薄,除了壹些可有可無的口水外,妳實在很難從中找出有意義的言論,而且,由於digg的讀者絕大部分都是windows用戶,因此對unix/linux非常排斥,甚至壹度出現過逐出linux新聞的言論,而這些都在壹定程度上對digg產生不利的影響。

因此,盡管有不少狂熱分子在吵著如何挑戰slashdot,但事實上digg很難在實質意義上撼動slashdot的地位,更確切壹點說,digg今後的發展路線很難和slashdot產生交集,slashdot依舊走它自己的geek路線,而digg則會吸收越來越多的追求最新資訊的網民,並形成自己所特有的平民文化。

附《商業周刊》8月14日報道

壹個孩子18個月掙6000萬美元

Digg.com的創建人凱文·羅斯正在引領著壹批乳臭未幹的年輕企業家。兩年前,羅斯突發奇想,他要改變獲取新聞的方式,讓大眾“挖掘”出網絡上最有趣的故事,然後讓他們通過投票的方式把這個網頁推到Digg的首頁上。羅斯為此投入了他的所有:時間、錢,甚至女朋友。如今,29歲的羅斯成為了壹個身價6000萬美元的富翁。

Digg如今已經成為美國訪問率排名第24位的網站,虎視眈眈地盯著紐約時報網站(第19位)。Digg每天的訪問人數超過100萬,註冊用戶和訪問量的增加為Digg帶來了潛在的巨大的廣告收入,如今他們已經能夠盈利。這也是Web2.0時代網站的慣例——先聚集人氣,隨之招來廣告商和投資。Digg超過壹半的註冊用戶年齡在二三十歲左右,年薪至少75000美元,從事IT行業。對廣告商來言,這是極具價值的目標人群,而且他的註冊用戶每三個月都要翻壹番。

Digg機制:

digg采取的是用戶驅動(user driven)的機制,它設置了壹個新聞源的緩沖,用戶提交的新聞首先進入這個緩沖,如果認同這壹新聞的讀者足夠(digg通過壹種類似民主投票的方式來表示對新聞的支持和認可,這壹過程叫做digg),就會從緩沖中脫穎而出,出現在digg頁面上,否則就逐漸被擠出新聞源緩沖。

digg"平民文化":

Digg的興起,根本原因是他代表了壹個龐大而恢弘的網絡發展方向,那就是內容評價。如果說搜索服務是內容尋找,那麽Digg所代表的則是在內容尋找基礎上更加高層次的內容評價,兩者都是互聯網信息爆炸時代解決信息匹配問題所必須的基礎模式。因此,Digg模式代表的未來和方向是巨大而深遠的,是不亞於搜索引擎的壹種全新的商業前景——我們也可以冠之以壹個更加合適的、更加反映其與搜索引擎的同等意義和同等前途的名字:評價引擎。

評價引擎與搜索引擎在技術和服務上必然存在壹定的交叉,但是兩者在信息處理方面具有根本的區別。搜索引擎為用戶尋找消息,用戶出發點是明確的目標;Digg的評價引擎為用戶尋找消息,但是用戶出發點只有籠統的方向,並沒有具體的目標。所以,評價引擎既具有對於個人的信息尋找意義,更具有整體性的網絡信息的加工整理和評價排序意義,他是真正推動“信息服務於人”的網絡終極目標的新運用。 “評價引擎”是2.0時代的新樞紐,是不亞於搜索模式的新機遇,尤其是這樣的機遇仍然停留在前期開發周期,那麽對很多創業者而言,取得這個方面的先發優勢時猶不晚。更加具有刺激性意義的是,包括Digg在內的“評價引擎”仍然處於前期的探索階段,這個正在成長中的代表了普遍性未來的模式,未知之處甚多,相應的先發後發的差距還沒有有效拉開,這可以給那些勇敢的冒險者帶來的很大夢想。

思考Digg所代表的“評價引擎”,就必須思考互聯網2.0時代“自由、開放和***享”的基本文化,必須思考互聯網2.0時代“個人化、自組織和全息”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礎上思考怎麽樣才可以獲得其中的先發優勢。

  • 上一篇:lpl和lck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閃耀吧!電眼美少女!(全本)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 copyright 2024遊戲中心平台